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蛇足石杉药用价值及其有效成份 | 第11-12页 |
1.1.1 蛇足石杉药用价值 | 第11页 |
1.1.2 蛇足石杉有效成份 | 第11-12页 |
1.1.3 蛇足石杉的资源分布 | 第12页 |
1.2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 第12-13页 |
1.2.1 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制假说 | 第13页 |
1.3 蛇足石杉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石杉碱甲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1.3.2 人工种植蛇足石杉 | 第14-15页 |
1.3.3 石杉碱甲的化学合成 | 第15-16页 |
1.3.4 内生菌产石杉碱甲工艺 | 第16-17页 |
1.3.5 蛇足石杉组织培养 | 第17页 |
1.4 前体物培养 | 第17-18页 |
1.4.1 添加前体物培养植物工艺概述 | 第17-18页 |
1.4.2 石杉碱甲的前体物假说 | 第18页 |
1.5 植物体中过氧化物酶系统概述 | 第18-19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不同浓度氨基酸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增殖效应及石杉碱甲累积差异 | 第21-29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1-22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2.2.1 蛇足石杉叶状体的培养条件和氨基酸的添加 | 第22页 |
2.2.2 培养基中氨基酸的添加 | 第22页 |
2.2.3 蛇足石杉叶状体的最佳收获时间的筛选 | 第22页 |
2.3.实验数据计算 | 第22-23页 |
2.3.1 叶状体鲜重生物量计算 | 第22-23页 |
2.3.2 数据统计分析法 | 第23页 |
2.4 石杉碱甲的提取与检测 | 第23-24页 |
2.4.1 叶状体中石杉碱甲提取 | 第23页 |
2.4.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4.3 色谱条件 | 第23页 |
2.4.4 线性关系考察 | 第23-24页 |
2.4.5 系统适用性实验 | 第24页 |
2.4.6 精密度实验 | 第24页 |
2.4.7 回收率实验 | 第24页 |
2.5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2.5.1 添加不同氨基酸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增殖效应 | 第24-25页 |
2.5.2 添加不同氨基酸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干物质累积效应 | 第25页 |
2.5.3 不同浓度氨基酸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累积石杉碱甲的差异 | 第25-26页 |
2.5.4 蛇足石杉叶状体的最佳收获时间的筛选 | 第26-27页 |
2.6 讨论与结论 | 第27-29页 |
2.6.1 讨论 | 第27-28页 |
2.6.2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不同浓度氨基酸对叶状体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7页 |
3.1 材料 | 第29-30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3.1.3 实验试剂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3.1.4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3.2.1 叶状体培养与取材 | 第30页 |
3.2.2 SOD酶液提取 | 第30-31页 |
3.2.3 SOD酶活性的测定 | 第31页 |
3.2.4 SOD活性值计算 | 第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3.1 添加 0.5 mmol·L~(-1)Asp溶液培养叶状体SOD酶活性变化规律 | 第31-32页 |
3.3.2 不同浓度天冬氨酸培养叶状体50天时SOD酶活性变化规律 | 第32-33页 |
3.3.3 添加不同浓度赖氨酸培养叶状体S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34-37页 |
3.4.1 讨论 | 第34-35页 |
3.4.2 结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不同浓度氨基酸对叶状体POD酶的影响 | 第37-43页 |
4.1 材料 | 第37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4.1.3 试验主要仪器 | 第3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4.2.1 叶状体培养与POD酶电泳取材 | 第37-38页 |
4.2.2 POD酶提取液和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 第38-39页 |
4.3 POD同工酶电泳 | 第39页 |
4.3.1 POD酶液提取 | 第39页 |
4.3.2 POD酶电泳条件 | 第39页 |
4.3.3 POD酶电泳染色 | 第39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4.4.1 添加Asp溶液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的POD同工酶酶谱分析 | 第39-40页 |
4.4.2 添加Trp溶液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的POD同工酶酶谱分析 | 第40-41页 |
4.5 讨论与结论 | 第41-43页 |
4.5.1 讨论 | 第41页 |
4.5.2 结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不同浓度氨基酸对叶状体CAT酶的影响 | 第43-49页 |
5.1 材料 | 第43页 |
5.1.1 植物材料 | 第43页 |
5.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5.2.1 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5.2.2 CAT酶提取液的制备 | 第44页 |
5.2.3 反应底物双氧水溶液制备 | 第44页 |
5.2.4 CAT酶提取液的制备 | 第44页 |
5.2.5 CAT酶活性检测 | 第44-4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5.3.1 添加 0.5 mmol·L~(-1)Asp溶液培养蛇足石杉叶状体CAT酶活性分析 | 第45页 |
5.3.2 添加不同浓度Asp培养叶状体80时CAT酶活性检测 | 第45-46页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46-49页 |
5.4.1 讨论 | 第46-47页 |
5.4.2 结论 | 第47-49页 |
本实验的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