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NGN 建设的背景 | 第10页 |
·NGN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12页 |
·必要性 | 第10-12页 |
·可行性 | 第12页 |
·论文组织 | 第12-13页 |
第二章 NGN概述 | 第13-22页 |
·NGN 的定义 | 第13页 |
·NGN 的网络特点 | 第13-14页 |
·NGN 的功能分层 | 第14-18页 |
·业务层功能 | 第15-16页 |
·控制层功能 | 第16页 |
·传输层功能 | 第16-17页 |
·接入层功能 | 第17-18页 |
·NGN 所使用的主要协议 | 第18-20页 |
·软交换技术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滨州本地网网络现状 | 第22-26页 |
·网络智能化改造后的本地网PSTN 的网络现状 | 第22-23页 |
·信令网现状 | 第23页 |
·IP 城域网现状 | 第23-25页 |
·IP 承载网现状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滨州本地网NGN建设方案的设计 | 第26-49页 |
·软交换网络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 | 第26-27页 |
·滨州联通NGN 建设模式选择 | 第27-30页 |
·核心网网络建设方案 | 第30-32页 |
·组网方案 | 第30-31页 |
·话务路由选择 | 第31页 |
·机房选址方案 | 第31-32页 |
·编号方案 | 第32页 |
·NGN 软交换网络与其他网络的互通 | 第32-33页 |
·NGN 软交换网络内部设备的互通 | 第32页 |
·NGN 软交换网络与PSTN 的互通 | 第32-33页 |
·NGN 软交换网络与现有智能网的互通 | 第33页 |
·NGN 承载网的解决方案 | 第33-38页 |
·IP 承载网的网络结构 | 第33-34页 |
·VPN 规划 | 第34-35页 |
·IP 地址规划 | 第35页 |
·QOS 设计 | 第35-37页 |
·网络安全 | 第37页 |
·网络管理 | 第37-38页 |
·跨本地网软交换业务承载方案 | 第38页 |
·NGN 接入层的解决方案 | 第38-49页 |
·接入设备 | 第38-39页 |
·接入方案 | 第39-49页 |
第五章 滨州联通NGN建设一期工程实现 | 第49-59页 |
·新建NGN 总体网络结构 | 第49-50页 |
·软交换平台建设 | 第50-51页 |
·承载网的建设 | 第51-54页 |
·城域网改造 | 第51-52页 |
·软交换平台侧承载建设 | 第52页 |
·数据规划 | 第52-54页 |
·中继及信令配置 | 第54-55页 |
·话务路由选择 | 第55-56页 |
·本地用户之间话务路由选择 | 第55页 |
·NGN 用户与其他运营商用户之间话务路由选择 | 第55-56页 |
·NGN 承载网的QoS 保障 | 第56-57页 |
·NGN 工程实施后对滨州联通的现实意义和后期发展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