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五所高校为例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1.文献研究法 | 第11-12页 |
| 2.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2页 |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 1.创新之处 | 第12页 |
| 2.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 一、新媒体时代与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第13-20页 |
|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 第13-17页 |
| 1.新媒体时代的内涵 | 第13-14页 |
| 2.新媒体的重点种类 | 第14-15页 |
| 3.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 第15-17页 |
| (二)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第17-20页 |
| 1.价值与价值观 | 第17-18页 |
| 2.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第18-20页 |
|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0-34页 |
| (一)网络价值观方面 | 第20-23页 |
| 1.畸形的交往观 | 第21-22页 |
| 2.错位的网络观 | 第22-23页 |
| (二)政治价值观方面 | 第23-25页 |
| 1.信仰虚无主义 | 第24页 |
| 2.崇尚绝对民主 | 第24-25页 |
| (三)道德价值观方面 | 第25-28页 |
| 1.反传统道德观 | 第25-27页 |
| 2.功利性道德观 | 第27-28页 |
| (四)人生价值观方面 | 第28-34页 |
| 1.热衷为官人生观 | 第28-30页 |
| 2.利己主义人生观 | 第30-31页 |
| 3.拜金主义人生观 | 第31-32页 |
| 4.享乐主义人生观 | 第32-34页 |
|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原因分析 | 第34-47页 |
| (一)新媒体时代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34-39页 |
| 1.网络环境因新媒体发展更加复杂 | 第34-35页 |
| 2.西方文化借新媒体渠道大肆入侵 | 第35-37页 |
| 3.市场经济随新媒体技术日益深入 | 第37-39页 |
| (二)新媒体时代学校教育的不足 | 第39-42页 |
| 1.教育理念未随时代特征而更新 | 第39-40页 |
| 2.教育手段未随时代特征而进步 | 第40-41页 |
| 3.教育队伍未随时代特征而建设 | 第41-42页 |
| (三)新媒体时代家庭教育的缺失 | 第42-44页 |
| 1.家长对于价值观教育的错误认知 | 第42-43页 |
| 2.家长对于新媒体概念的理解不足 | 第43-44页 |
|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自身原因 | 第44-47页 |
| 1.个体本位思想兴起 | 第44-45页 |
| 2.个人理想信念偏差 | 第45-47页 |
|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对策 | 第47-57页 |
| (一)营造与新媒体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 第47-49页 |
| 1.通过新媒体渠道弘扬主流价值观 | 第47-48页 |
| 2.通过网络监管创设绿色网络环境 | 第48-49页 |
| (二)创设体现新媒体特色的教育环境 | 第49-52页 |
| 1.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 第49-50页 |
| 2.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手段 | 第50-51页 |
| 3.建设素质过硬的教育队伍 | 第51-52页 |
| (三)构建发挥新媒体优势的家庭环境 | 第52-54页 |
| 1.借新媒体实现家长错误教育观的改变 | 第52-53页 |
| 2.以新媒体引领家长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 第53-54页 |
| (四)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 第54-57页 |
| 1.新媒体运用中集体本位思想的培养 | 第54-55页 |
| 2.新媒体运用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加强 | 第55-57页 |
| 结语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