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3-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3-16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13-1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4-15页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第15-16页 |
2.2 临床材料 | 第1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6-22页 |
2.3.1 THP-1细胞的培养 | 第16页 |
2.3.2 AML病人原代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 第16-17页 |
2.3.3 LukS-PV蛋白表达和纯化 | 第17-18页 |
2.3.4 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 | 第18页 |
2.3.5 Annexi nV/PI荧光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18页 |
2.3.6 RNA的提取,miR-125a-3p的逆转录和荧光定量PCR | 第18-19页 |
2.3.7 慢病毒的构建和转染 | 第19-20页 |
2.3.8 caspase3活性检测 | 第20页 |
2.3.9 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 | 第20-21页 |
2.3.10 miR-125a-3p靶基因预测和验证(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第21-22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3 结果 | 第22-34页 |
3.1 LukS-PV促进THP-1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22-23页 |
3.2 LukS-PV促进AML原代细胞凋亡的检测 | 第23-26页 |
3.3 LukS-PV刺激AML细胞株和AML原代细胞后miR-125a-3p表达量的检测 | 第26-28页 |
3.4 miR-125a-3p的过表达可以促进THP-1细胞的凋亡 | 第28-30页 |
3.5 miR-125a-3p的低表达可以减少LukS-PV引起的THP-1细胞的凋亡 | 第30-31页 |
3.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Bcl-2是miR-125a-3p的直接靶基因 | 第31-34页 |
4 讨论 | 第34-39页 |
5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综述 | 第46-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