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掘进、导巷与支护论文

寒区炭质页岩隧道设计支护参数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工程介绍第13-19页
        1.3.1 工程地质水文概况第13-16页
        1.3.2 原工程设计概况第16-17页
        1.3.3 工程围岩参数测试第17-19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1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主要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寒区炭质页岩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探讨第21-32页
    2.1 概述第21-24页
        2.1.1 围岩压力综述第21页
        2.1.2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总结第21-24页
    2.2 围岩压力计算第24-25页
    2.3 数据分析第25-31页
        2.3.1 现场测量围岩压力数据分析第25-28页
        2.3.2 数值模拟分析第28-29页
        2.3.3 公式参数优化第29-31页
    2.4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寒区炭质页岩隧道支护参数研究第32-55页
    3.1 超前支护参数分析第32-34页
        3.1.1 超前支护结构形式选择第33-34页
        3.1.2 超前小导管长度确定第34页
    3.2 锚杆支护参数分析第34-40页
        3.2.1 锚杆长度确定第34-38页
        3.2.2 锚杆直径、间距确定第38-39页
        3.2.3 数值模拟分析第39-40页
    3.3 喷射混凝土参数分析第40-44页
        3.3.1 喷射混凝土厚度确定第40-41页
        3.3.2 喷射混凝土强度确定第41-43页
        3.3.3 数值模拟分析第43-44页
    3.4 钢支撑支护参数分析第44-47页
        3.4.1 钢支撑概述第44页
        3.4.2 钢支撑支护参数选择第44-47页
        3.4.3 数值模拟分析第47页
    3.5 仰拱参数分析第47-49页
        3.5.1 仰拱参数分析第47-48页
        3.5.2 数值模拟分析第48-49页
    3.6 二次衬砌拱部参数分析第49-54页
        3.6.1 二次衬砌拱部形状选择第49-50页
        3.6.2 二次衬砌厚度选择第50-51页
        3.6.3 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校核第51-54页
    3.7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寒区炭质页岩隧道稳定性分析第55-64页
    4.1 现场测量数据分析第55-58页
        4.1.1 沉降收敛数据分析第55-57页
        4.1.2 沉降速率及收敛速率分析第57-58页
    4.2 数据模拟对比分析第58-59页
    4.3 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及控制措施第59-63页
        4.3.1 内在因素第59-61页
        4.3.2 外部因素第61-63页
    4.4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附表第69-75页
    附表1 隧道各断面沉降量及收敛第69-71页
    附表2 隧道各断面沉降速率及收敛速率第71-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筋锈蚀影响下桥墩抗撞击能力劣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承压富水隧道结构承载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