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二、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状况 | 第12-16页 |
(一)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二)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状况 | 第14-16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一)研究视角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延庆区民俗户发展状况及量化分级管理情况 | 第18-30页 |
一、延庆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 第18页 |
二、延庆区民俗户的状况及其特点 | 第18-21页 |
(一)民俗户的发展状况 | 第18-19页 |
(二)民俗户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民俗户的发展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的作用 | 第20页 |
(四)民俗户的二级管理 | 第20-21页 |
(五)民俗户监管面临的形势 | 第21页 |
三、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 第21-27页 |
(一)探索背景:卫生状况堪忧且监管成本高 | 第21-22页 |
(二)全国首创:制定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分表 | 第22页 |
(三)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内容 | 第22-26页 |
(四)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意义 | 第26-27页 |
四、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 | 第27-30页 |
(一)民俗户占全区餐饮业比重大 | 第27页 |
(二)经营者投资改善经营环境意愿强 | 第27-28页 |
(三)乡级政府对级别高者进行宣传、鼓励 | 第28页 |
(四)财政投入支持大 | 第28页 |
(五)区域特色发展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9页 |
一、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取得的成果 | 第30-34页 |
(一)探索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 第31页 |
(二)民俗户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 第31-32页 |
(三)民俗户食品加工区域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 第32页 |
(四)民俗户经营者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 第32页 |
(五)民俗户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明显上升 | 第32-33页 |
(六)民俗户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分担 | 第33页 |
(七)民俗户食物中毒事件明显减少 | 第33-34页 |
二、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民俗户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不高 | 第34-35页 |
(二)民俗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结果难公示 | 第35-36页 |
(三)监督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及对评分标准掌握不一 | 第36页 |
(四)对不配合评比者无强制措施 | 第36-37页 |
(五)评级过程繁琐 | 第37页 |
(六)在量化过程中缺乏具体有效的法律依据 | 第37页 |
(七)监管法律法规杂而乱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延庆区开展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 第39-45页 |
一、民俗户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思考 | 第39-41页 |
(一)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卫生意识是关键 | 第39-40页 |
(二)接待能力与接待量相适应 | 第40页 |
(三)法律保障至关重要 | 第40页 |
(四)政府加大投入 | 第40-41页 |
二、民俗户量化分级管理模式的建议 | 第41-45页 |
(一)打造政府主管、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全方位监管模式 | 第41页 |
(二)打造多部门的民俗户量化分级管理模式 | 第41-42页 |
(三)打造“量化为主、突击为辅”的管理方式 | 第42页 |
(四)打造“一处违法多处受限”的诚信管理机制 | 第42-43页 |
(五)打造“第三方评定”的公平量化机制 | 第43页 |
(六)打造信息全面公开的制约机制 | 第43-44页 |
(七)打造“精技术、高水准”的监督管理队伍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一:民俗户食品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 第50-51页 |
附录二:游客民俗户食品安全调查问卷 | 第51-52页 |
附录三:延庆区民俗户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分表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