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物理光学仪器论文

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新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7-9页
    1.2 波前畸变的划分第9-11页
    1.3 干涉仪的分类第11-13页
        1.3.1 菲索干涉仪第11页
        1.3.2 泰曼格林干涉仪第11-12页
        1.3.3 子孔径拼接干涉仪第12-13页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3-15页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检测第17-39页
    2.1 波前功率谱密度(PSD)第17-22页
        2.1.1 PSD的定义第17-18页
        2.1.2 PSD的有效频率宽度第18-20页
        2.1.3 窗函数修正系数的推导第20-22页
    2.2 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定义第22-23页
    2.3 测量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常用方法第23-26页
        2.3.1 标准台阶相位比较法第23-24页
        2.3.2 正弦相位光栅法第24-25页
        2.3.3 台阶阵列测试板法第25-26页
    2.4 标定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实验第26-35页
        2.4.1 加工高精度台阶板第26-28页
        2.4.2 测量条件第28-29页
        2.4.3 消倾斜方法第29-30页
        2.4.4 ITF计算程序第30-32页
        2.4.5 测量结果第32-35页
    2.5 误差分析第35-38页
        2.5.1 不同干涉腔距离对结果的影响第35页
        2.5.2 调焦对结果的影响第35-37页
        2.5.3 MASK的选取对结果的影响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两种测量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新方法第39-54页
    3.1 镀膜台阶板法第39-47页
        3.1.1 撕胶带镀膜第40-41页
        3.1.2 撕胶带镀膜台阶板与蚀刻台阶板测得结果对比第41-42页
        3.1.3 轮廓仪标定第42-44页
        3.1.4 夹具镀膜第44-47页
    3.2 条纹法第47-53页
        3.2.1 条纹法原理第47-50页
        3.2.2 条纹法与蚀刻台阶板测得结果对比第50-52页
        3.2.3 误差分析第52-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大口径干涉仪系统传递函数的测量第54-58页
    4.1 等晕区法第54-57页
    4.2 条纹法第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总结和展望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计量平台及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80MN多功能试验机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