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株洲恐龙公园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0页 |
1.3 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建设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外主题公园发展建设与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主题公园发展建设与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2-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2 研究路线 | 第13-14页 |
1.6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6.1 景观设计学 | 第14页 |
1.6.2 环境心理学 | 第14页 |
1.6.3 体验经济和体验设计 | 第14页 |
1.6.4 旅游学 | 第14-15页 |
1.6.5 景观生态学 | 第15-16页 |
第二章、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概述 | 第16-23页 |
2.1 主题公园 | 第16-17页 |
2.1.1 主题公园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主题公园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景观设计 | 第17-20页 |
2.2.1 景观的概念 | 第17页 |
2.2.2 景观设计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3 景观设计的维度 | 第18页 |
2.2.4 景观设计的要素 | 第18-20页 |
2.3 主题公园主要考虑的因素 | 第20-22页 |
2.3.1 区位和资源 | 第20-21页 |
2.3.2 吸引力 | 第21页 |
2.3.3 可持续性 | 第21-22页 |
2.4 当代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代背景 | 第22-23页 |
第三章、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和方法 | 第23-41页 |
3.1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 第23-25页 |
3.1.1 主题性原则 | 第23页 |
3.1.2 寓教于乐原则 | 第23页 |
3.1.3 静态欣赏和动态参与原则 | 第23-24页 |
3.1.4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24页 |
3.1.5 体验性原则 | 第24页 |
3.1.6 文化性原则 | 第24-25页 |
3.2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第25-33页 |
3.2.1 主题公园选址原则 | 第25页 |
3.2.2 主题公园主题的确定 | 第25-26页 |
3.2.3 主题公园总体布局 | 第26-29页 |
3.2.4 主题公园道路交通组织 | 第29-30页 |
3.2.5 主题公园的项目组织 | 第30页 |
3.2.6 主题公园详细设计 | 第30-33页 |
3.3 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体验设计 | 第33-41页 |
3.3.1 体验的类型 | 第33-34页 |
3.3.2 主题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的要素 | 第34-36页 |
3.3.3 主题公园景观体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第36-41页 |
第四章、主题公园设计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 | 第41-50页 |
4.1、二连浩特恐龙公园 | 第41-45页 |
4.1.1 二连浩特的区位条件 | 第41-42页 |
4.1.2 整体设计 | 第42-43页 |
4.1.3 体验营造 | 第43-45页 |
4.2 北京欢乐谷 | 第45-47页 |
4.2.1 区位优势 | 第45-46页 |
4.2.2 整体设计 | 第46页 |
4.2.3 体验营造 | 第46-47页 |
4.3 对株洲恐龙公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 第47-50页 |
4.3.1 场地选址 | 第47-48页 |
4.3.2 规划构思 | 第48页 |
4.3.3 功能分区 | 第48页 |
4.3.4 体验设计 | 第48-50页 |
第五章、株洲恐龙公园景观设计 | 第50-69页 |
5.1 恐龙公园场所特性分析 | 第50-53页 |
5.1.1 区位条件 | 第50-51页 |
5.1.2 客源条件 | 第51-52页 |
5.1.3 资源条件 | 第52页 |
5.1.4 优势劣势分析 | 第52-53页 |
5.2 株洲恐龙公园重点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5.2.1 功能布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4页 |
5.2.2 项目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6页 |
5.3 天元恐龙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 第56-69页 |
5.3.1 理念构思 | 第56-58页 |
5.3.2 功能布局 | 第58-59页 |
5.3.3 项目设置 | 第59-65页 |
5.3.4 游线及道路交通组织 | 第65-66页 |
5.3.5 竖向设计 | 第66-67页 |
5.3.6 设施设计 | 第67-69页 |
第六章、结论 | 第69-71页 |
6.1 创新点 | 第69页 |
6.2 未来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 第69页 |
6.3 讨论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