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环境污染防治方法与设备论文

利用短土柱测定黏性土等温吸附曲线的方法及应用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2 研究进展第15-22页
        1.2.1 污染场地钻探取样技术第15-16页
        1.2.2 土体污染防污屏障围封技术第16-17页
        1.2.3 污染物在土体中等温吸附曲线的研究第17-21页
        1.2.4 水平土质防污衬垫服役性能研究第21-22页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2章 污染物在防污屏障中的迁移机理及分析方法第25-39页
    2.1 污染物在防污屏障中的迁移机理第25-29页
        2.1.1 对流作用第25页
        2.1.2 机械弥散作用第25-26页
        2.1.3 分子扩散作用第26-27页
        2.1.4 吸附作用第27-29页
    2.2 污染物在防污屏障中迁移的模型及分析方法第29-37页
        2.2.1 一维污染物迁移控制方程第29-30页
        2.2.2 浓度的表征第30页
        2.2.3 边界条件第30-31页
        2.2.4 污染物迁移分析方法第31-37页
    2.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短土柱试验仪器和方案第39-49页
    3.1 试验仪器第39-42页
        3.1.1 短土柱试验装置第39-40页
        3.1.2 加压固结装置第40页
        3.1.3 微波消解仪第40-41页
        3.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41-42页
    3.2 试验方案第42-49页
        3.2.1 试验材料第42-44页
        3.2.2 试验方法第44-49页
第4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9-71页
    4.1 水头为6m短土柱试验结果第49-55页
    4.2 水头为16m短土柱试验结果第55-60页
    4.3 流速对等温吸附曲线及分配系数K_d的影响第60-61页
    4.4 短土柱与Batch试验测得的等温吸附曲线及分配系数K_d的比较第61-62页
    4.5 实测出流曲线与数值模拟的比较第62-68页
        4.5.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62-65页
        4.5.2 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5-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71页
第5章 压实黏土衬垫击穿时间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第71-83页
    5.1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71-72页
        5.1.1 计算模型第71-72页
        5.1.2 模型参数及计算工况第72页
    5.2 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2-81页
        5.2.1 击穿标准对击穿时间的影响讨论第73页
        5.2.2 吸附曲线及参数对击穿时间影响第73-77页
        5.2.3 污染源浓度对击穿时间的影响第77-79页
        5.2.4 水头对击穿时间的影响第79-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6章 水平防污衬垫服役性能研究的工程实例第83-103页
    6.1 污染场地钻探取样技术第83-90页
        6.1.1 前言第83页
        6.1.2 污染场地钻进取样的质量要求第83-84页
        6.1.3 适用于污染场地的钻进取样技术第84-88页
        6.1.4 不同类型污染场地的钻进取样技术选用方法第88-90页
    6.2 渗滤液在场底黄土中迁移勘察与分析第90-101页
        6.2.1 前言第90-91页
        6.2.2 场地概况第91-92页
        6.2.3 取样及测试方法第92-93页
        6.2.4 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3-101页
    6.3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7章 结论及展望第103-105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3-104页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3页
附录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信息系统实施与绿色成熟度对组织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本体的民航不安全事件语义检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