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1.3.1 综合利用图文资料 | 第12-13页 |
| 1.3.2 比较研究法 | 第13-15页 |
| 2 十九世纪前欧洲人眼中的华人形象 | 第15-23页 |
| 2.1 17、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与华人形象(崇华阶段) | 第16-19页 |
| 2.1.1 外销瓷和传教士游记插图中的华人形象 | 第16-17页 |
| 2.1.2 欧洲绘画中的华人形象 | 第17-19页 |
| 2.2 18-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华人形象(蔑华阶段) | 第19-23页 |
| 3 十九世纪中晚期美国漫画中的华人形象的变迁 | 第23-45页 |
| 3.1 漫画“新客众生相”——初到美国的华人形象 | 第23-28页 |
| 3.2 遭排斥时期的华人形象 | 第28-45页 |
| 3.2.1 有关劳动力问题的漫画 | 第28-33页 |
| 3.2.2 有关种族问题的漫画 | 第33-36页 |
| 3.2.3 有关政治问题的漫画 | 第36-44页 |
| 3.2.4 排斥时期漫画的艺术风格 | 第44-45页 |
| 4 美国漫画中的华人形象变迁的成因 | 第45-52页 |
| 4.1 劳动力原因 | 第45-47页 |
| 4.2 种族差异 | 第47-49页 |
| 4.3 政治策略 | 第49-52页 |
| 余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