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存货管理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生命力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17-26页 |
2.1 相关理论 | 第17-20页 |
2.1.1 6M管理理论 | 第17页 |
2.1.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页 |
2.1.3 企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4 企业成长和发展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 文献回顾 | 第20-26页 |
2.2.1 企业生命力相关文献回顾 | 第20-23页 |
2.2.2 存货管理效率相关文献回顾 | 第23-25页 |
2.2.3 企业生命力与存货管理效率二者关系相关文献回顾 | 第25-26页 |
第3章 实证研究设计和指标、样本选取 | 第26-32页 |
3.1 概念界定及指标选取 | 第26-29页 |
3.1.1 存货管理效率概念界定及指标选取 | 第26页 |
3.1.2 企业生命力概念界定及指标选取 | 第26-29页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9-30页 |
3.3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模型建立 | 第30-32页 |
3.3.1 样本选取 | 第30页 |
3.3.2 回归模型设计 | 第30-32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及结果 | 第32-40页 |
4.1 全样本描述性分析 | 第32-33页 |
4.1.1 存货管理效率描述性统计量 | 第32页 |
4.1.2 企业生命力指标描述性统计量 | 第32-33页 |
4.2 构建企业生命力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 | 第33-38页 |
4.2.1 KMO和Bartlett检验 | 第33-34页 |
4.2.2 提取公因子 | 第34-35页 |
4.2.3 因子旋转、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 第35-36页 |
4.2.4 进行因子解释并命名 | 第36页 |
4.2.5 计算因子得分 | 第36-38页 |
4.3 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管理效率与企业生命力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4.3.1 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4.3.2 多元回归检验 | 第39-40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0-4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5.1.1 房地产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生命力呈负相关关系 | 第40页 |
5.1.2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密度与企业生命力呈负相关关系 | 第40-41页 |
5.1.3 房地产上市公司销售毛利率与企业生命力呈正相关关系 | 第41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41-44页 |
5.2.1 加强对存货预算的管理及成本控制 | 第41-42页 |
5.2.2 强化企业存货采购管理 | 第42页 |
5.2.3 完善存货内控制度 | 第42页 |
5.2.4 建立存货盘点及清查制度 | 第42页 |
5.2.5 设置完备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 | 第42-43页 |
5.2.6 提高人员对存货管理的认知 | 第43-44页 |
第6章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6.1 局限性 | 第4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