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研究背景及选题综述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6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6-18页 |
2 研究现状与概念阐述 | 第18-26页 |
2.1 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2 概念阐述 | 第22-26页 |
3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在微博和微信订阅号上的呈现 | 第26-30页 |
3.1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背景 | 第26页 |
3.2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进程分析 | 第26-30页 |
4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在两个平台上的传播机制比较 | 第30-57页 |
4.1 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传播主体差异 | 第30-36页 |
4.2 传播形式和方式差异 | 第36-40页 |
4.3 传播路径和模式差异 | 第40-48页 |
4.4 传播功能差异 | 第48-57页 |
5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中微博和微信的传播机制特征 | 第57-65页 |
5.1 微博的传播机制特征 | 第57-61页 |
5.2 微信订阅号的传播机制特征 | 第61-65页 |
6 总结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