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1 植物自交不亲和 | 第10-13页 |
1.1 自交不亲和及其类型 | 第10-11页 |
1.2 自交不亲和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11-12页 |
1.3 芒属植物自交不亲和 | 第12-13页 |
2 转录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 | 第13-15页 |
2.2 RNA-seq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芒自交不亲和性分子机制研究 | 第1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1.2 仪器与试剂 | 第17页 |
1.3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构建F1测序群体 | 第17-18页 |
1.3.2 SSR分子鉴定杂种真实性 | 第18页 |
1.3.3 自交不亲和性的显微观察 | 第18页 |
1.3.4 转录组测序 | 第18-19页 |
1.3.4.1 F1群体亲和类型鉴定 | 第18页 |
1.3.4.2 转录组测序 | 第18-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40页 |
2.1 测序F1群体鉴定 | 第19-21页 |
2.1.1 结实率 | 第19页 |
2.1.2 SSR标记筛选 | 第19-20页 |
2.1.3 F1杂种的真实性 | 第20-21页 |
2.2 绿色荧光法观察花粉管生长 | 第21-25页 |
2.2.1 花粉粒萌发 | 第21页 |
2.2.2 SI发生时间 | 第21-25页 |
2.3 花粉互授亲和表现型分类 | 第25-27页 |
2.3.1 亲本及F1互授表现型分析 | 第25-26页 |
2.3.2 亲和转录组构建 | 第26-27页 |
2.4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7-40页 |
2.4.1 样品质量评价 | 第27页 |
2.4.2 测序数据及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2.4.2.1 read质量预处理 | 第27-28页 |
2.4.2.2 read质量评估 | 第28页 |
2.4.3 UNIGENE组装 | 第28-30页 |
2.4.4 UNIGENE注释 | 第30-35页 |
2.4.4.1 UNIGENE与公共数据库比较 | 第30-31页 |
2.4.4.2 UNIGENE的KOG分类 | 第31-32页 |
2.4.4.3 UNIGENE的KEGG注释 | 第32-35页 |
2.4.4.4 UNIGENE的GO注释 | 第35页 |
2.4.5 差异表达分析 | 第35-40页 |
2.4.5.1 UNIGENE表达丰度 | 第35-38页 |
2.4.5.2 差异表达富集分析 | 第38-39页 |
2.4.5.3 差异表达显著基因分析 | 第39-40页 |
3 讨论 | 第40-44页 |
3.1 测序F1群体真实性鉴定 | 第40-41页 |
3.2 芒自交不亲和性的荧光显微鉴定 | 第41-43页 |
3.3 芒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 | 第43-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缩略词 | 第49-50页 |
附表 | 第50-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