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3-18页
        1.2.1 智慧建造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BIM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装配式建筑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智慧建造概念辨析及发展分析第21-28页
    2.1 智慧建造概念辨析及范畴界定第21-24页
        2.1.1 智慧建造内涵及特点第21-23页
        2.1.2 智慧建造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第23页
        2.1.3 智慧建造与精益建造的联系第23页
        2.1.4 智慧建造的支撑手段——BIM第23-24页
    2.2 智慧建造的发展第24-26页
        2.2.1 数字化建造阶段第24-25页
        2.2.2 信息化建造阶段第25页
        2.2.3 智慧建造阶段第25-26页
    2.3 智慧建造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构建第28-52页
    3.1 体系构建原则和结构设计第28-30页
        3.1.1 体系构建目标和原则第28-29页
        3.1.2 总体结构第29-30页
    3.2 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要素研究第30-44页
        3.2.1 项目规划与组织管理第30-31页
        3.2.2 利益相关者管理第31-33页
        3.2.3 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第33-39页
        3.2.4 项目运营维护管理第39-41页
        3.2.5 信息系统管理第41-44页
    3.3 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环境、输入与输出第44-45页
        3.3.1 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环境第44-45页
        3.3.2 装配式建设项目输入与输出第45页
    3.4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构建第45-51页
        3.4.1 装配式建设项目系统要素提取及解释第45-47页
        3.4.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构建第47-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第52-78页
    4.1 管理体系指标信效度分析第52-59页
        4.1.1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体系指标重要性评价第52页
        4.1.2 信度分析第52-54页
        4.1.3 效度分析第54-58页
        4.1.4 体系评价指标层级结构第58-59页
    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59-63页
        4.2.1 层次分析法第59-61页
        4.2.2 熵权法第61-63页
        4.2.3 基于差异系数的组合赋值法第63页
    4.3 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计算第63-77页
        4.3.1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第63-66页
        4.3.2 基于熵权法计算权重第66-70页
        4.3.3 基于组合赋权法计算权重第70-71页
        4.3.4 体系指标因素总排序第71-74页
        4.3.5 结果分析第74-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5 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管理体系实施建议第78-81页
    5.1 规范标准方面建议第78页
    5.2 建设模式方面建议第78-79页
    5.3 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建议第79-80页
    5.4 建设环境方面建议第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98页
    附录Ⅰ第88-91页
    附录Ⅱ第91-96页
    附录Ⅲ第96-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治关联、市场化进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信息技术行业为例
下一篇:十八大以来党员教育基本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