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树木学论文

低光对麻栎和化香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1. 引言第8-20页
     ·目的和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第9-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评述第12-17页
       ·光环境的异质性第12页
       ·幼苗的耐荫性第12-13页
       ·光强与幼苗的生长第13-14页
       ·光强与幼苗的光合作用第14-15页
       ·光强与幼苗生物量分配第15-16页
       ·植物存活-生长的权衡机制第16-17页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7-18页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1页
     ·实验条件设定第21-22页
     ·研究材料第22-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气体交换指标的测定第23-24页
       ·生长和生物量的测定第24页
       ·相对生长率与净同化率第24页
     ·数据处理第24-26页
3. 树种幼苗在不同光环境下的光合特性第26-30页
     ·光拟合曲线分析第26-27页
     ·气体交换指标第27-28页
     ·讨论第28-30页
       ·两个树种幼苗在低光下的光合能力第28页
       ·低光环境中两个树种幼苗气体交换参数比较第28-29页
       ·麻栎幼苗比化香幼苗更适合低光环境第29-30页
4. 低光环境中幼苗生长与生物量分配第30-37页
     ·两个树种幼苗成活率周变化第30页
     ·低光下两个树种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第30-31页
     ·叶面积比(LAR)与比叶面积(SLA)第31-32页
     ·相对生长率(RGR)与净同化率(NAR)第32-33页
     ·低光下两个树种幼苗生物量分配差异第33-34页
     ·讨论第34-37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的存活与生长第34-35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生物量分配差异显著第35页
       ·耐荫性强的幼苗比耐荫性弱的幼苗更适宜低光环境第35-37页
5. 结论第37-41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的相对生长率第37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的存活与生长第37-38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碳捕获能力第38-39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生物量分配第39-40页
     ·低光下耐荫性不同的树种幼苗生活史策略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50页
个人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2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土壤氮素与光照对珙桐幼苗光合参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