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油缸检测设备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2.1 国内油缸检测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外油缸检测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油缸检测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油缸检测设备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18-38页 |
2.1 油缸检测设备的技术指标 | 第18-21页 |
2.2 油缸检测设备检测系统结构布置以及工作原理和特点 | 第21-23页 |
2.2.1 油缸检测系统的结构布局 | 第21页 |
2.2.2 油缸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3 油缸检测设备的特点 | 第22-23页 |
2.3 油缸检测设备加载动力的选择 | 第23-25页 |
2.4 油缸检测设备的结构设计 | 第25-36页 |
2.4.1 油缸检测设备的总体结构形式 | 第25-26页 |
2.4.2 基座部分的框架结构形式 | 第26-27页 |
2.4.3 加载运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 第27-32页 |
2.4.4 工装夹具的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2.4.5 油缸检测设备其他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油缸检测设备主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54页 |
3.1 ANSYS Workbench软件 | 第38-39页 |
3.2 机械结构的静力学分析基础 | 第39-41页 |
3.3 整体机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45页 |
3.3.1 整体机械结构模型的简化 | 第41-42页 |
3.3.2 有限元分析参数的设置 | 第42-43页 |
3.3.3 有限元模型网格的划分 | 第43页 |
3.3.4 施加约束和载荷 | 第43-44页 |
3.3.5 对整体机械结构模型的分析计算 | 第44-45页 |
3.4 工装夹具的有限元分析 | 第45-52页 |
3.4.1 模型的简化 | 第45-46页 |
3.4.2 参数的设置 | 第46-47页 |
3.4.3 网格的划分 | 第47-48页 |
3.4.4 施加约束和载荷 | 第48-49页 |
3.4.5 对上、下工装夹具的分析计算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油缸检测设备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4-78页 |
4.1 加载油缸和被测油缸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 第54-55页 |
4.2 液压系统关键元件的选型 | 第55-60页 |
4.2.1 加载油缸的设计 | 第55-57页 |
4.2.2 加载油缸液压系统液压泵和电机的选型 | 第57-58页 |
4.2.3 被测油缸液压系统液压泵和电机的选型 | 第58-59页 |
4.2.4 溢流阀的选型 | 第59页 |
4.2.5 其他主要液压元件的选型 | 第59-60页 |
4.3 油缸检测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60-77页 |
4.3.1 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 | 第60-64页 |
4.3.2 控制系统电路的设计 | 第64-66页 |
4.3.3 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66-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油缸检测设备的装配调试及实验分析 | 第78-88页 |
5.1 油缸检测设备的装配调试 | 第78-80页 |
5.1.1 油缸检测设备的装配 | 第78-79页 |
5.1.2 油缸检测设备的调试 | 第79-80页 |
5.2 油缸检测设备的实验研究 | 第80-86页 |
5.2.1 实验内容 | 第80-82页 |
5.2.2 生产节拍的计算 | 第82-85页 |
5.2.3 自动检测相对于手动检测的优点 | 第85-86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工作结论 | 第88-8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6-98页 |
导师简介 | 第96-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