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总体框架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总体框架 | 第17页 |
1.5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关键学者的遴选 | 第18-27页 |
2.1 遴选方法 | 第18页 |
2.2 遴选过程 | 第18-26页 |
2.3 遴选结果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脉络 | 第27-38页 |
3.1 恢复性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 第27-30页 |
3.2 开拓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 第30-32页 |
3.3 繁荣性研究——21世纪初至今 | 第32-38页 |
第四章 近三十年来我国档案学理论的基本架构 | 第38-45页 |
4.1 我国档案学理论架构模型 | 第38-41页 |
4.2 我国档案学理论架构维度分析 | 第41-45页 |
第五章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特点与局限 | 第45-52页 |
5.1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特点 | 第45-48页 |
5.1.1 档案学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 第45-46页 |
5.1.2 档案学理论研究方法更加多样 | 第46-47页 |
5.1.3 档案学理论研究更加组织化 | 第47页 |
5.1.4 档案学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 第47-48页 |
5.2 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局限 | 第48-52页 |
5.2.1 档案学理论研究原创不足 | 第48页 |
5.2.2 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深度有待发掘 | 第48-49页 |
5.2.3 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团队合作不强 | 第49-50页 |
5.2.4 档案学理论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