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1-12页 |
1.1.1 在线教育的兴起 | 第11-12页 |
1.1.2 APP逐渐成为品牌形象展示窗口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图 | 第15-17页 |
2 品牌价值与APP体验设计的相关概述 | 第17-23页 |
2.1 互联网品牌及特征 | 第17-18页 |
2.1.1 互联网品牌 | 第17页 |
2.1.2 移动互联网品牌的特征 | 第17-18页 |
2.2 体验设计及设计流程 | 第18-20页 |
2.2.1 体验设计 | 第18页 |
2.2.2 用户体验设计流程 | 第18-20页 |
2.3 互联网品牌价值和体验设计的关系 | 第20-22页 |
2.3.1 互联网品牌价值 | 第20页 |
2.3.2 用户体验对品牌价值提升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在线教育品牌产品概述及核心价值 | 第23-27页 |
3.1 在线教育品牌产品相关概述 | 第23-25页 |
3.1.1 在线教育概述 | 第23页 |
3.1.2 在线教育移动端特点 | 第23-24页 |
3.1.3 在线教育移动用户类别 | 第24页 |
3.1.4 在线教育平台分类 | 第24-25页 |
3.2 当前在线教育品牌产品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3.3 在线教育品牌产品核心价值 | 第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提升在线教育品牌价值的APP体验设计研究 | 第27-58页 |
4.1 在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中获得品牌认同 | 第27-40页 |
4.1.1 挖掘用户诉求 | 第27页 |
4.1.2 快速找到课程 | 第27-32页 |
4.1.3 有效进行决策 | 第32-35页 |
4.1.4 完全沉浸学习 | 第35-40页 |
4.2 品牌视觉界面设计 | 第40-52页 |
4.2.1 色彩的搭配运用 | 第40-43页 |
4.2.2 图形的意象表现 | 第43-47页 |
4.2.3 文字的信息传递 | 第47-49页 |
4.2.4 空间的合理布局 | 第49-52页 |
4.3 品牌的情感化融入 | 第52-57页 |
4.3.1 个性化设计 | 第52-54页 |
4.3.2 激励型设计 | 第54-55页 |
4.3.3 空白页设计 | 第55-56页 |
4.3.4 动效设计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以“百度传课”探究体验设计对其品牌价值的提升 | 第58-79页 |
5.1 百度传课品牌定位和特性 | 第58页 |
5.2 品牌视觉重塑 | 第58-61页 |
5.2.1 品牌logo与品牌色 | 第58-60页 |
5.2.2 移动端艺术化和一致化 | 第60页 |
5.2.3 品牌形象的设计重塑 | 第60-61页 |
5.3 百度传课交互功能存在的问题 | 第61-66页 |
5.3.1 用户调查及访谈 | 第61-63页 |
5.3.2 调研主要结果 | 第63-64页 |
5.3.3 交互设计存在问题 | 第64-66页 |
5.4 “百度传课”体验设计对其品牌价值提升的体现 | 第66-78页 |
5.4.1 产品功能框架交互图 | 第66-67页 |
5.4.2 交互设计框架及视觉表现 | 第67-76页 |
5.4.3 品牌情感化设计 | 第76-77页 |
5.4.4 用户反馈 | 第77-7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结论 | 第79-80页 |
6.1.1 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6.1.2 存在不足 | 第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附录A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作者简历 | 第85-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