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我国建筑学教育发展对建筑系馆空间的建设需求 | 第13页 |
1.1.2 我国建筑系馆空间的新建、扩建、改造 | 第13-14页 |
1.1.3 我国既有建筑系馆空间问题及系馆空间设计的局限性 | 第14页 |
1.1.4 信息矩阵方法在建筑策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1.4.2 概念定义 | 第16-17页 |
1.4.3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18-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2 研究路径 | 第19-21页 |
1.6 研究预期成果 | 第21-22页 |
第2章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中信息矩阵方法的应用 | 第22-30页 |
2.1 信息矩阵方法 | 第22-25页 |
2.1.1 信息矩阵方法基础及沿革 | 第22-23页 |
2.1.2 信息矩阵方法应用及特点 | 第23-25页 |
2.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的特点 | 第25-26页 |
2.2.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 | 第25页 |
2.2.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特征 | 第25-26页 |
2.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的信息需求 | 第26-27页 |
2.3.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不足 | 第26-27页 |
2.3.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收集处理及分析环节缺失 | 第27页 |
2.3.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收集处理及分析不足 | 第27页 |
2.3.4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的信息需求 | 第27页 |
2.4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中信息矩阵方法的应用 | 第27-28页 |
2.4.1 信息矩阵方法在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原理 | 第27-28页 |
2.4.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中信息矩阵方法的应用流程 | 第28页 |
2.4.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中信息矩阵方法的应用环节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收集及处理 | 第30-109页 |
3.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收集及处理方法 | 第30-33页 |
3.1.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收集 | 第30-31页 |
3.1.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处理 | 第31-33页 |
3.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广泛收集 | 第33-37页 |
3.2.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广泛收集 | 第34-36页 |
3.2.2 文献类信息汇总 | 第36页 |
3.2.3 图形类信类息汇总 | 第36-37页 |
3.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 | 第37-43页 |
3.3.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建立及分级 | 第37页 |
3.3.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分级信息要素 | 第37-38页 |
3.3.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分类信息要素 | 第38-43页 |
3.4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案例信息收集 | 第43-88页 |
3.4.1 案例选择 | 第43页 |
3.4.2 案例信息收集 | 第43-88页 |
3.5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对比 | 第88-97页 |
3.5.1 使用者信息 | 第89页 |
3.5.2 活动信息 | 第89-90页 |
3.5.3 关系信息 | 第90-91页 |
3.5.4 场地信息 | 第91-92页 |
3.5.5 环境信息 | 第92-93页 |
3.5.6 质量信息 | 第93-94页 |
3.5.7 初期预算信息 | 第94页 |
3.5.8 运营费用信息 | 第94-95页 |
3.5.9 全寿命费用信息 | 第95页 |
3.5.10 过去信息 | 第95-96页 |
3.5.11 现在信息 | 第96页 |
3.5.12 未来信息 | 第96-97页 |
3.6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筛选 | 第97-102页 |
3.6.1 目标信息要素分析及筛选 | 第97-98页 |
3.6.2 事实信息要素分析及筛选 | 第98-99页 |
3.6.3 概念信息要素分析及筛选 | 第99-101页 |
3.6.4 需求信息要素分析及筛选 | 第101-102页 |
3.7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矩阵 | 第102-105页 |
3.7.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矩阵建立原则 | 第102页 |
3.7.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矩阵 | 第102-105页 |
3.8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关联分析 | 第105-108页 |
3.8.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关联分析 | 第105-106页 |
3.8.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关联信息要素分类、分级 | 第106-10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4章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分析 | 第109-135页 |
4.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分析方法 | 第109-110页 |
4.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问卷调查 | 第110-117页 |
4.2.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调查问卷编制 | 第110-111页 |
4.2.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调查目标人群 | 第111页 |
4.2.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调查结果 | 第111-117页 |
4.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主成份分析 | 第117-127页 |
4.3.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主成份计算 | 第117-127页 |
4.3.2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主成因子关联分析 | 第127页 |
4.4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主成因子及信息要素层次分析 | 第127-132页 |
4.4.1 层次分析评价尺度 | 第128页 |
4.4.2 层次分析方法 | 第128-129页 |
4.4.3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层次分析 | 第129页 |
4.4.4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权重比 | 第129-132页 |
4.5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信息要素层次模型 | 第132-13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5章 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 | 第135-168页 |
5.1 基于信息矩阵法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35-148页 |
5.1.1 基于功能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35-137页 |
5.1.2 基于空间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37-139页 |
5.1.3 基于品质及体验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39-141页 |
5.1.4 基于文化及美学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41-144页 |
5.1.5 基于技术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44-145页 |
5.1.6 基于环境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45-147页 |
5.1.7 基于设备装置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47页 |
5.1.8 基于经济因子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策略 | 第147-148页 |
5.2 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手法 | 第148-163页 |
5.2.1 建筑系馆空间设计步骤 | 第148-149页 |
5.2.2 建筑系馆空间规划布局 | 第149-151页 |
5.2.3 建筑系馆功能及空间定位 | 第151-156页 |
5.2.4 建筑系馆空间初步设计 | 第156-159页 |
5.2.5 建筑系馆空间深化设计 | 第159-163页 |
5.3 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环节 | 第163-164页 |
5.3.1 信息收集及处理环节 | 第163页 |
5.3.2 信息分析环节 | 第163页 |
5.3.3 设计环节 | 第163-164页 |
5.4 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使用策略 | 第164-165页 |
5.4.1 基于管理因子的建筑系馆基本空间使用策略 | 第164-165页 |
5.4.2 基于管理因子的建筑系馆特殊空间使用策略 | 第165页 |
5.5 信息矩阵方法与传统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的衔接 | 第165页 |
5.5.1 信息矩阵方法与传统建筑系馆空间设计方法的衔接 | 第165页 |
5.5.2 信息矩阵方法辅助任务书制定 | 第165页 |
5.5.3 信息矩阵方法补充设计信息、增加信息附件 | 第165页 |
5.6 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的优劣 | 第165-166页 |
5.6.1 信息处理优劣 | 第165-166页 |
5.6.2 信息分析优劣 | 第166页 |
5.6.3 设计环节优劣 | 第16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66-1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8-175页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第168-174页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74页 |
6.3 基于信息矩阵方法的建筑系馆空间设计研究展望 | 第174页 |
6.4 后期研究计划 | 第174-175页 |
结语 | 第175-176页 |
附录 | 第176-181页 |
附录一:建筑系馆空间设计调查问卷 | 第176-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