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NH2-MIL-125(Ti)的后修饰及其可见光催化还原CO2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光催化技术第11-14页
        1.2.1 光催化技术的概述第11页
        1.2.2 光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第11-14页
    1.3 CO_2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第14-20页
        1.3.1 CO_2的性质第14-15页
        1.3.2 CO_2的用途第15-17页
        1.3.3 光催化技术在还原CO_2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4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第19-20页
    1.4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20-26页
        1.4.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20-21页
        1.4.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第21-25页
        1.4.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第25-26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6-28页
        1.5.1 课题研究意义第26页
        1.5.2 课题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试剂仪器及表征技术第28-34页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8-30页
        2.1.1 实验试剂第28-29页
        2.1.2 实验仪器第29-30页
    2.2 表征技术第30-34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0页
        2.2.2 N_2低温物理吸附第30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0页
        2.2.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30-31页
        2.2.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第31页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1页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1页
        2.2.8 热重分析(TG-DTA)第31-32页
        2.2.9 元素分析仪(ICP-AES)第32页
        2.2.10 光电性能表征第32页
        2.2.11 荧光光谱(PL)分析第32-33页
        2.2.12 产物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Co/NH_2-MIL-125(Ti)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研究第34-52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45页
        3.2.1 催化剂的合成第35-36页
        3.2.2 催化剂的表征第36-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50页
        3.3.1 以三乙醇胺作为牺牲剂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评价第45-48页
        3.3.2 以芳香醇作为牺牲剂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评价第48-49页
        3.3.3 Co/NH_2-MIL-125(Ti)催化剂用于芳香醇氧化第49-50页
    3.4 反应机理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PA/NH_2-MIL-125(Ti)的合成、表征及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研究第52-62页
    4.1 引言第52-53页
    4.2 实验部分第53-59页
        4.2.1 催化剂的制备第53-54页
        4.2.2 催化剂的表征第54-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1页
        4.3.1 PA/NH_2-MIL-125(Ti)催化剂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评价第59页
        4.3.2 催化剂重复性和稳定性测试第59-61页
    4.4 反应机理第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总结第62-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氰基-3-乙氧基丙烯酸乙酯作为氰基源的腈化反应研究
下一篇:胶原蛋白分散体系流变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