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湾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与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1.3 乐清湾湿地生境概况 | 第10-11页 |
2 总体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1-15页 |
2.1 总体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2.3.1 乐清湾湿地鸟类资源调查方法 | 第12-14页 |
2.3.2 鸟类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3.3 乐清湾生境调查方法 | 第14页 |
2.3.4 黑嘴鸥种群动态变化监测方法 | 第14-15页 |
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5-27页 |
3.1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5-18页 |
3.1.1 物种组成与数理 | 第15-16页 |
3.1.2 物种优势度 | 第16页 |
3.1.3 区系成分 | 第16页 |
3.1.4 中国特有种及物种保护级别 | 第16-18页 |
3.2 乐清湾湿地鸟类多样性特征及季节变动 | 第18-20页 |
3.2.1 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 | 第18-19页 |
3.2.2 不同季节鸟类物种的相似度 | 第19-20页 |
3.3 乐清湾滨海湿地水鸟群落结构 | 第20-21页 |
3.3.1 各监测点的水鸟组成与多样性比较 | 第20页 |
3.3.2 大陆与岛屿的常见水鸟数量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3.4 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 | 第21-25页 |
3.4.1 不同生境的鸟类物种数 | 第21-23页 |
3.4.2 不同生境的鸟类多样性 | 第23-25页 |
3.5 黑嘴鸥种群动态变化监测 | 第25-27页 |
3.5.1 监测点的候鸟多样性 | 第25-26页 |
3.5.2 监测点黑嘴鸥的数量与分布 | 第26-27页 |
4 乐清湾鸟类资源保护与管理对策 | 第27-28页 |
4.1 乐清湾鸟类资源面临的问题 | 第27页 |
4.1.1 鸟类生境遭破坏 | 第27页 |
4.1.2 湿地保护区建设滞后 | 第27页 |
4.2 乐清湾鸟类保护对策 | 第27-28页 |
4.2.1 加强鸟类及其生境的保护 | 第27-28页 |
4.2.2 加强宣传教育,实现社区共管 | 第28页 |
4.2.3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监测网络 | 第28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件 | 第33-42页 |
(一)乐清湾鸟类名录 | 第33-38页 |
(二)乐清湾鸟类照片(部分) | 第38-42页 |
个人简介 | 第42-43页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43-44页 |
第二导师简介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