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不同信号响应策略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1页
    1.1 电化学传感器第15页
    1.2 电化学DNA传感器第15-28页
        1.2.1 不含内标的信号增加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第16-20页
        1.2.2 不含内标的信号减弱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第20-24页
        1.2.3 整合信号增强和信号减弱响应策略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第24-27页
        1.2.4 基于内标策略的信号增加或信号减弱型电化学DNA传感器第27-28页
    1.3 本课题选择的意义和内容第28-31页
第2章 基于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的电化学传感器第31-39页
    2.1 前言第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3页
        2.2.1 实验药品第32页
        2.2.2 实验仪器第32页
        2.2.3 实验所需溶液第32页
        2.2.4 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N-PCNPs)的制备第32-33页
        2.2.5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第33页
        2.2.6 电化学测量第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2.3.1 ZIF-8 NPs和N-PCNPs的形貌表征第33-34页
        2.3.2 电化学传感器的表征第34-35页
        2.3.3 电化学传感器的可行性第35页
        2.3.4 对锌离子的电化学检测第35-36页
        2.3.5 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第36-37页
        2.3.6 回收实验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适体-目标物-适体的比率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研究第39-48页
    3.1 前言第39-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42页
        3.2.1 实验药品第40-41页
        3.2.2 实验仪器第41页
        3.2.3 实验所需溶液第41页
        3.2.4 传感界面的制备和凝血酶的电化学检测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46页
        3.3.1 电极制备过程的表征第42-43页
        3.3.2 适体传感器的可行性第43页
        3.3.3 电化学检测凝血酶第43-45页
        3.3.4 适体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第45-46页
        3.3.5 回收实验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基于蛋白质生物门调控主客体作用的朊蛋白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第48-58页
    4.1 前言第48-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4.2.1 实验药品第50页
        4.2.2 实验仪器第50页
        4.2.3 实验所需溶液第50-51页
        4.2.4 MWCNTs和β-CD复合物的制备第51页
        4.2.5 电化学传感界面的制备第51页
        4.2.6 朊蛋白的电化学检测第51-5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2-56页
        4.3.1 修饰电极的表征第52-53页
        4.3.2 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第53页
        4.3.3 传感器的性能分析第53-55页
        4.3.4 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第55页
        4.3.5 回收率实验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基于免标记-级联双信号放大策略的朊蛋白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研究第58-70页
    5.1 前言第58-60页
    5.2 实验部分第60-63页
        5.2.1 实验药品第60-61页
        5.2.2 实验仪器第61页
        5.2.3 实验所需溶液第61页
        5.2.4 有序介孔碳探针(OMCP)的制备第61-62页
        5.2.5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BSA/RhB/poly(β—CD)/EG/GC的制备第62页
        5.2.6 朊蛋白的电化学检测第62页
        5.2.7 回收实验第62-6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3-68页
        5.3.1 OMCP的表征第63-64页
        5.3.2 BSA/RhB/poly(β-CD)/EG/GC电极的电化学表征第64-65页
        5.3.3 该适体传感策略用于朊蛋白分析的可行性第65页
        5.3.4 对朊蛋白的电化学检测第65-67页
        5.3.5 适体传感器的选择性和重复性第67-68页
        5.3.6 回收实验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6章 一种新型整合标记技术和目标物直接检测的双比率输出策略第70-78页
    6.1 前言第70-71页
    6.2 实验部分第71-73页
        6.2.1 实验药品第71页
        6.2.2 实验仪器第71-72页
        6.2.3 实验所需溶液第72页
        6.2.4 传感界面的制备第72页
        6.2.5 电化学检测第72-7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73-77页
        6.3.1 BPA/MB-P/MCH/Fc-P/Au电极的表征及可行性研究第73-74页
        6.3.2 分析性能第74-75页
        6.3.3 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第75-76页
        6.3.4 回收实验第76-77页
    6.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7章 基于三信号响应策略的新型双酚A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第78-88页
    7.1 前言第78-79页
    7.2 实验部分第79-81页
        7.2.1 实验药品第79-80页
        7.2.2 实验仪器第80页
        7.2.3 实验所需溶液第80页
        7.2.4 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第80页
        7.2.5 电化学分析第80-81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81-87页
        7.3.1 BPA/MB-P/MCH/Fc-P/Au电极的表征第81-82页
        7.3.2 适体传感器的的可行性研究第82-83页
        7.3.3 条件优化试验第83-84页
        7.3.4 分析性能第84-86页
        7.3.5 传感器的专一性、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第86页
        7.3.6 回收率实验第86-87页
    7.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110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水溶液中络合溶解、亚稳结构及成核机理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铯催化Csp2-Z(S、Se、Te)键的高选择性构建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