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3.1 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实证研究 | 第13-14页 |
1.4 研究视角和思路 | 第14-15页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6页 |
1.5.1 创新点 | 第15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撤资的变量关系与传导机制 | 第16-20页 |
2.1 撤资的变量关系 | 第16-17页 |
2.1.1 撤资的基本原理 | 第16页 |
2.1.2 撤资的变量关系 | 第16-17页 |
2.2 撤资的传导机制 | 第17-20页 |
2.2.1 收益传导机制 | 第17-18页 |
2.2.2 成本传导机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撤资的现状 | 第20-29页 |
3.1 国际撤资现状 | 第20-23页 |
3.1.1 撤资的现实存在性 | 第20页 |
3.1.2 全球主要国家的撤资 | 第20-21页 |
3.1.3 全球100强跨国公司的撤资 | 第21-23页 |
3.2 国内撤资现状 | 第23-29页 |
3.2.1 撤资数据 | 第23-25页 |
3.2.2 撤资主体 | 第25-26页 |
3.2.3 撤资行业 | 第26-27页 |
3.2.4 撤资区位 | 第27-29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动因分析 | 第29-37页 |
4.1 母国因素引发的撤资 | 第29-30页 |
4.1.1 母国经济衰退 | 第29-30页 |
4.1.2 母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 第30页 |
4.2 东道国因素引发的撤资 | 第30-33页 |
4.2.1 外资政策变化 | 第30-31页 |
4.2.2 生产成本上升 | 第31-32页 |
4.2.3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 第32-33页 |
4.2.4 人民币贬值 | 第33页 |
4.3 公司自身因素引发的撤资 | 第33-35页 |
4.3.1 跨国公司决策失误经营惨淡 | 第33-34页 |
4.3.2 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实施 | 第34页 |
4.3.3 跨国公司在华水土不服 | 第34-35页 |
4.4 世界经济大环境方面 | 第35-37页 |
4.4.1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引起投资转移 | 第35页 |
4.4.2 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爆发,引起普遍撤资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对策 | 第37-42页 |
5.1 建立应对撤资的相关机制 | 第37-38页 |
5.1.1 建立外商撤资预警与干预机制 | 第37页 |
5.1.2 建立外商撤资应对与处理机制 | 第37-38页 |
5.1.3 建立引导外商再投资机制 | 第38页 |
5.2 落实应对撤资的对策 | 第38-42页 |
5.2.1 保持外资政策的基本稳定 | 第38-39页 |
5.2.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入链式投资 | 第39页 |
5.2.3 增强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吸引外资的优势 | 第39-40页 |
5.2.4 打击恶性竞争,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 第40页 |
5.2.5 加强对重污染跨国公司的管理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