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村落与民居保护管理及其实施范式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5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3-14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论文框架第16-18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第18-26页
    2.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保护管理概念界定第18页
        2.1.2 范式的含义第18-19页
    2.2 相关理论概述第19-21页
        2.2.1 科学管理理论第19-20页
        2.2.2 行为科学第20页
        2.2.3 乡镇改革的三种思路第20-21页
    2.3 案例分析第21-25页
        2.3.1 平遥古城第21-22页
        2.3.2 丽江古城第22-23页
        2.3.3 遗产区内的规划建设第23-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保护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6-44页
    3.1 整体概况第26-27页
    3.2 村落现状分析第27-33页
        3.2.1 传统村落特色研究第27-31页
        3.2.2 村落保护现状第31-32页
        3.2.3 村落类型第32-33页
    3.3 传统民居现状第33-35页
        3.3.1 传统民居特色分析第33页
        3.3.2 民居保护现状第33-35页
    3.4 遗产区管理现状第35-40页
        3.4.1 相关法律法规第35-37页
        3.4.2 保护管理条例分析第37页
        3.4.3 保护管理规划第37-38页
        3.4.4 遗产区管理职能部门第38-39页
        3.4.5 旅游产业管理第39-40页
    3.5 主要现状问题第40-41页
        3.5.1 村落风貌管理失控第40页
        3.5.2 建筑风貌管理失控第40-41页
    3.6 现状问题分析第41-43页
        3.6.1 管理主体法定地位不明第41-42页
        3.6.2 管理条例不明,执法无章可循第42页
        3.6.3 人手不足,专业知识欠缺第42页
        3.6.4 传统民居自身缺陷第42页
        3.6.5 村民意识变化第42-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遗产区保护管理策略第44-56页
    4.1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价值第44-45页
    4.2 保护管理原则与流程第45-47页
        4.2.1 保护管理原则第45-46页
        4.2.2 工作流程第46-47页
    4.3 管理机构构建第47-48页
    4.4 管理日常维护第48-50页
        4.4.1 建立村落信息档案第48-49页
        4.4.2 成果共享机制第49-50页
    4.5 审批制度第50-53页
        4.5.1 民居修缮审批制度第50-51页
        4.5.2 民居改造审批制度第51-52页
        4.5.3 新建民居审批制度第52-53页
    4.6 保障机制第53-54页
    4.7 引导机制第54页
    4.8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村落实体环境管控第56-68页
    5.1 村落空间形态格局第56-59页
        5.1.1 四素同构第56页
        5.1.2 村落空间构成第56-57页
        5.1.3 村落特质空间第57-59页
    5.2 基础设施第59-66页
        5.2.1 道路系统第59-63页
        5.2.2 给水工程第63页
        5.2.3 排水工程第63-65页
        5.2.4 生活用能第65页
        5.2.5 消防安全第65-66页
    5.3 公共卫生第66页
        5.3.1 垃圾收集处理第66页
        5.3.2 公厕第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民居及公共建筑管控第68-88页
    6.1 各类民居保护管理原则第68页
    6.2 传统元素的修缮第68-76页
        6.2.1 传统元素修缮方法第69-74页
        6.2.2 民居修缮范例第74-76页
    6.3 民居改造第76-84页
        6.3.1 非传统元素的改造第76-79页
        6.3.2 传统民居功能提升第79-81页
        6.3.3 民居功能提升范例第81-84页
    6.4 新建民居管控第84-87页
        6.4.1 民居类型第84-85页
        6.4.2 新建民居管控内容第85-87页
    6.5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结语第88-90页
致谢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4-96页
附录B:图片索引第96-98页
附录C:调研日志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挖掘机回转支承的多体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基于物元分析的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