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论文

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

致谢第9-10页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28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1-22页
    1.2 研究现状第22-25页
        1.2.1 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2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23-24页
        1.2.3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第24-25页
        1.2.4 成矿预测软件系统研究及开发现状第25页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7-28页
第二章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第28-65页
    2.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第29-32页
        2.1.1 基于轮廓线的显式三维建模方法第29-31页
        2.1.2 基于插值等势面的隐式三维建模方法第31-32页
    2.2 三维地球物理正反演方法第32-40页
        2.2.1 重磁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方法第33-36页
        2.2.2 重磁三维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第36-40页
    2.3 三维空间分析方法第40-53页
        2.3.1 三维缓冲区分析方法第40-41页
        2.3.2 三维空间插值方法第41-43页
        2.3.3 三维数学形态学方法第43-44页
        2.3.4 三维地质构造曲面分析方法第44-48页
        2.3.5 三维切平面夹角分析方法第48-51页
        2.3.6 离散单元空间滤波第51-52页
        2.3.7 空间数据二值分类第52-53页
    2.4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第53-64页
        2.4.1 知识驱动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第54-57页
        2.4.2 数据驱动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第57-64页
    2.5 小结第64-65页
第三章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系统设计与开发第65-105页
    3.1 系统设计第65-66页
        3.1.1 需求分析第65-66页
        3.1.2 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第66页
    3.2 开发模式及运行环境第66-67页
    3.3 数据库及管理模块设计与开发第67-75页
        3.3.1 结构及功能设计第67-70页
        3.3.2 开发与实现第70-75页
    3.4 资源储量估算模块设计与实现第75-79页
        3.4.1 结构及功能设计第75-77页
        3.4.2 开发与实现第77-79页
    3.5 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模块设计与实现第79-81页
        3.5.1 结构及功能设计第79页
        3.5.2 开发与实现第79-81页
    3.6 三维空间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第81-96页
        3.6.1 结构及功能设计第82-85页
        3.6.2 开发与实现第85-96页
    3.7 三维预测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第96-104页
        3.7.1 结构及功能设计第96-97页
        3.7.2 开发与实现第97-104页
    3.8 小结第104-105页
第四章 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实例第105-170页
    4.1 地质背景第105-122页
        4.1.1 区域地质背景第105-112页
        4.1.2 钟姑矿田地质背景第112-122页
    4.2 矿床尺度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第122-142页
        4.2.1 数据收集第122页
        4.2.2 三维地质体建模第122-123页
        4.2.3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第123-124页
        4.2.4 三维空间分析及控矿指示要素提取第124-126页
        4.2.5 预测有效性分析第126-131页
        4.2.6 三维定量预测评价第131-139页
        4.2.7 预测方法对比及最终靶区圈定第139-142页
    4.3 矿田尺度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第142-168页
        4.3.1 数据收集第142页
        4.3.2 综合剖面构建第142-144页
        4.3.3 三维地质建模第144-145页
        4.3.4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第145-146页
        4.3.5 三维空间分析及控矿指示要素提取第146-159页
        4.3.6 三维定量预测评价第159-168页
    4.4 小结第168-170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170-172页
    5.1 结论第170-171页
    5.2 展望第171-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186-187页

论文共1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基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内模控制理论的多变量控制系统最优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