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环境当中有机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1.1 有机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的种类及来源 | 第9-10页 |
1.1.2 水环境中PPCPs污染现状 | 第10-12页 |
1.1.3 PPCPs去除现状研究 | 第12-14页 |
1.2 异化Fe(Ⅲ)/Mn(Ⅳ)还原菌的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1.2.1 异化Fe(Ⅲ)/Mn(Ⅳ)还原菌的生态环境意义 | 第14-16页 |
1.2.2 异化Fe(Ⅲ)/Mn(Ⅳ)还原菌的生物多样性 | 第16-17页 |
1.2.3 异化Fe(Ⅲ)/Mn(Ⅳ)还原菌的生理特性 | 第17-18页 |
1.2.4 异化Fe(Ⅲ)/Mn(Ⅳ)还原菌还原铁锰氧化物的作用机理 | 第18-21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23-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9页 |
2.1.1 有机药物 | 第23-24页 |
2.1.2 锰氧化物 | 第24页 |
2.1.3 菌种来源及细菌培养基成分 | 第24-26页 |
2.1.4 实验所用引物 | 第26页 |
2.1.5 实验所用试剂及材料 | 第26-29页 |
2.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第29-37页 |
2.2.1 有机药物测试方法 | 第29-32页 |
2.2.2 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沉积物中异化金属还原菌丰度 | 第32-37页 |
3 异化Mn(Ⅳ)还原菌的激活以及细菌丰度的变化 | 第37-45页 |
3.1 实验方案 | 第37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7-43页 |
3.2.1 不同C源对异化Mn(Ⅳ)还原菌激活效果的研究 | 第37-40页 |
3.2.2 不同电子受体对异化Mn(Ⅳ)还原菌激活效果的研究 | 第40-41页 |
3.2.3 异化Mn(Ⅳ)还原菌细菌丰度的分析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异化Mn(Ⅳ)还原菌对5种典型PPCPs的去除 | 第45-69页 |
4.1 实验方案 | 第45-46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46-66页 |
4.2.1 混合有机药物为C源时有机药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46-51页 |
4.2.2 外加C源时有机药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51-55页 |
4.2.3 无菌对照组对混合有机药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第55-61页 |
4.2.4 雌二醇、双氯芬酸的降解效果分析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 | 第8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