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建筑能耗概念 | 第19页 |
2.1.2 建筑节能减排概念 | 第19页 |
2.1.3 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内涵 | 第19-21页 |
2.2 政策工具理论 | 第21-23页 |
2.2.1 政策工具的含义 | 第21-22页 |
2.2.2 政策工具的类型 | 第22-23页 |
2.3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3-24页 |
2.4 政府干预理论 | 第24-25页 |
2.5 建筑生命周期理论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重庆市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29-43页 |
3.1 政策文本的选择与梳理 | 第29-31页 |
3.1.1 政策文本的选取原则 | 第29-30页 |
3.1.2 政策文本的选取步骤 | 第30页 |
3.1.3 政策文本的获得与筛选 | 第30-31页 |
3.2 构建政策分析框架 | 第31-38页 |
3.2.1 X维度: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维度 | 第32-36页 |
3.2.2 Y维度:建筑全生命周期维度 | 第36-37页 |
3.2.3 Z维度:时间维度 | 第37-38页 |
3.3 政策文本分析单元编码 | 第38-39页 |
3.4 分析框架及编码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9-42页 |
3.4.1 信度检验 | 第39-41页 |
3.4.2 效度检验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重庆市建筑节能减排政策量化分析 | 第43-59页 |
4.1 建筑节能减排政策文本数量统计 | 第43-46页 |
4.2 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工具类别分析 | 第46-49页 |
4.3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 第49-54页 |
4.3.1 建筑生命周期维度政策文本数量分析 | 第49-50页 |
4.3.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政策工具类别分析 | 第50-54页 |
4.4 基于时间序列的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分析 | 第54-58页 |
4.4.1 节能减排政策发展的演变趋势分析 | 第54-55页 |
4.4.2 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工具分析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重庆市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现状及不足讨论 | 第59-67页 |
5.1 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分析结果讨论 | 第59-62页 |
5.1.1 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应用存在缺陷 | 第59-61页 |
5.1.2 不同类型政策工具之间的协同性分析 | 第61-62页 |
5.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政策分析结果讨论 | 第62-64页 |
5.2.1 政策重点在规划设计和建造阶段 | 第63页 |
5.2.2 运营维护阶段政策工具分布不合理 | 第63-64页 |
5.2.3 回收报废和材料准备阶段政策支持严重缺乏 | 第64页 |
5.3 不同发展阶段的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分析结果讨论 | 第64-66页 |
5.3.1 政策工具数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 第64-65页 |
5.3.2 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着力点不同 | 第65-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建筑节能减排政策有效应用的措施建议 | 第67-79页 |
6.1 典型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应用的经验分析 | 第67-72页 |
6.1.1 美国 | 第67-68页 |
6.1.2 德国 | 第68-69页 |
6.1.3 英国 | 第69-70页 |
6.1.4 日本 | 第70-71页 |
6.1.5 澳大利亚 | 第71-72页 |
6.2 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经验对重庆的启示 | 第72-73页 |
6.2.1 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和法规体系 | 第72页 |
6.2.2 重视经济激励政策在建筑节能作用 | 第72-73页 |
6.2.3 完善建筑节能标识制度 | 第73页 |
6.2.4 建立科学建筑能耗统计制度 | 第73页 |
6.3 重庆市建筑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 第73-77页 |
6.3.1 循序渐进的发展建筑节能减排 | 第73-74页 |
6.3.2 完善重庆市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74页 |
6.3.3 加强信息型政策工具内部协调性 | 第74-75页 |
6.3.4 完善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应用结构 | 第75-76页 |
6.3.5 优化政策工具组合 | 第76-77页 |
6.3.6 建立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 | 第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7.1 论文结论 | 第79-80页 |
7.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 | 第89-123页 |
A. 附表 | 第89-120页 |
B. 调查问卷 | 第120-123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