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堆体积测量中的摄像机标定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 | 第10-12页 |
1.3 摄像机标定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3-16页 |
第2章 多目视觉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26页 |
2.1 多目视觉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2.2 测量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17-22页 |
2.2.1 测量装置总体结构的确定 | 第17-18页 |
2.2.2 单个摄像机的空间定位 | 第18-22页 |
2.3 系统实现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6页 |
第3章 非线性畸变的研究 | 第26-34页 |
3.1 摄像机非线性畸变的成因 | 第26-27页 |
3.2 非线性畸变的校正方法 | 第27-28页 |
3.2.1 基于测量对象的摄像机非线性畸变校正 | 第27-28页 |
3.2.2 基于模式的摄像机非线性畸变校正 | 第28页 |
3.3 非线性畸变的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4章 摄像机标定 | 第34-58页 |
4.1 摄像机标定原理综述 | 第34页 |
4.2 摄像机数学坐标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4.3 测量系统标定 | 第37-40页 |
4.3.1 摄像机内外参数的构成 | 第37-38页 |
4.3.2 摄像机各参数的标定 | 第38-40页 |
4.4 摄像机参数的优化 | 第40-43页 |
4.4.1 粒子群优化算法综述 | 第40页 |
4.4.2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 第40-41页 |
4.4.3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实现 | 第41-43页 |
4.5 特征点提取与匹配 | 第43-45页 |
4.6 标定的试验和结果分析 | 第45-57页 |
4.6.1 摄像机标定的试验 | 第45-48页 |
4.6.2 摄像机标定的精度评价 | 第48-51页 |
4.6.3 实验数据及重复性误差分析 | 第51-56页 |
4.6.4 实验结果的引用误差分析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三维重建及体积计算 | 第58-66页 |
5.1 获取料堆图像坐标的原理 | 第58-60页 |
5.2 三维数据点的预处理 | 第60-62页 |
5.2.1 料堆图像的灰度化 | 第60-61页 |
5.2.2 直方图均衡化 | 第61-62页 |
5.3 体积计算的原理 | 第62-63页 |
5.4 计算结果与误差分析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6.1 课题总结 | 第6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