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磷酸化肽段预富集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65页
    1.1 磷酸化蛋白组学简介第15-16页
    1.2 磷酸化肽段/蛋白预富集技术第16-28页
        1.2.1 免疫亲和富集法第17-18页
        1.2.2 化学衍生法第18-20页
        1.2.3 固定金属亲和色谱法(IMAC)第20-22页
        1.2.4 金属氧化物亲和色谱法(MOAC)第22-25页
        1.2.5 SIMAC技术第25-27页
        1.2.6 其它方法第27-28页
            1.2.6.1 磷酸钙沉淀法第27页
            1.2.6.2 羟基磷灰石用于磷酸化肽段富集第27页
            1.2.6.3 聚精氨酸用于多磷酸化肽段富集第27-28页
    1.3 磷酸化肽段分离技术第28-32页
        1.3.1 反相色谱第28页
        1.3.2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第28-29页
        1.3.3 离子交换色谱第29-30页
        1.3.4 静电排斥亲水作用色谱第30-32页
    1.4 磷酸化蛋白质/肽段检测技术第32-42页
        1.4.1 磷酸化蛋白质检测第32-36页
            1.4.1.1 ~(32)p放射性标记法第32页
            1.4.1.2 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法第32-33页
            1.4.1.3 荧光检测法第33页
            1.4.1.4 质谱检测法第33-36页
        1.4.2 磷酸化肽段识别第36-38页
            1.4.2.1 基于MALDI-TOF-MS的识别方法第36-37页
            1.4.2.2 基于串联质谱的识别方法第37-38页
            1.4.2.3 基于~(31)P检测的识别方法第38页
        1.4.3 磷酸化肽段序列及磷酸化位点的鉴定第38-42页
            1.4.3.1 Edman降解第38-39页
            1.4.3.2 串联质谱测序第39-42页
    1.5 论文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65页
第二章 氧化锆用于磷酸化肽段的富集与识别第65-87页
    2.1 前言第65-66页
    2.2 实验部分第66-68页
        2.2.1 试剂第66页
        2.2.2 磷酸化Tau蛋白的制备第66页
        2.2.3 ZrO_2及复合氧化物的制备第66-67页
        2.2.4 磷酸化肽溶液的制备第67页
        2.2.5 磷酸化肽的富集第67-68页
        2.2.6 仪器第6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68-83页
        2.3.1 ZrO_2应用于磷酸化肽的富集与去磷酸化第68-71页
        2.3.2 ZrO_2应用于蛋白酶解产物中磷酸化肽的富集与识别第71-73页
        2.3.3 ZrO_2应用于脱脂牛奶酶解产物中磷酸化肽的富集与识别第73-75页
        2.3.4 ZrO_2的表征和去磷酸化肽段机理探究第75-77页
        2.3.5 解吸条件的优化第77-81页
        2.3.6 ZrO_2应用于Tau蛋白酶解产物中磷酸化肽的富集与识别第81-83页
    2.4 结论第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第三章 磷酸根改性二氧化硅涂层毛细管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中的应用第87-107页
    3.1 前言第87-88页
    3.2 实验部分第88-92页
        3.2.1 试剂第88-89页
        3.2.2 磷酸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涂层毛细管的制备第89-90页
        3.2.3 多肽样品的制备第90-91页
        3.2.4 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第91-92页
        3.2.5 仪器第9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92-100页
        3.3.1 纳米二氧化硅涂层毛细管表征第92-93页
        3.3.2 NP-IMAC-Fe~(3+)、NP-IMAC-Zr~(4+)和NP-IMAC-Ti~(4+)的磷酸化萃取性能对比第93-96页
        3.3.3 NP-IMAC-Zr~(4+)的磷酸化萃取灵敏度考察第96-97页
        3.3.4 NP-IMAC-Zr~(4+)和IMAC-Zr~(4+)的磷酸化萃取能力的比较第97-99页
        3.3.5 NP-IMAC-Zr~(4+)的磷酸化萃取容量的考察第99-100页
        3.3.6 NP-IMAC-Zr~(4+)应用于低脂牛奶中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第100页
    3.4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第四章 液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包覆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与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第107-134页
    4.1 前言第107-108页
    4.2 实验部分第108-111页
        4.2.1 试剂第108页
        4.2.2 多肽样品的制备第108-109页
        4.2.3 二氧化钛涂覆二氧化硅微球(SiO_2-nLPD)的制备第109页
        4.2.4 C18键合SiO_2/SiO_2-3LPD的制备第109-110页
        4.2.5 磷酸化肽的富集第110页
        4.2.6 仪器第110-111页
        4.2.7 液相色谱条件第11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11-128页
        4.3.1 SiO_2-nLPD微球的表征第111-115页
        4.3.2 SiO_2-nLPD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中的应用第115-121页
        4.3.3 SiO_2-3LPD在磷酸腺苷分离中的应用第121-124页
        4.3.4 C18键合SiO_2-3LPD在反相液相色谱中的应用第124-128页
    4.4 结论第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4页
第五章 二氧化钛涂覆介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中的应用第134-151页
    5.1 前言第134页
    5.2 实验部分第134-138页
        5.2.1 试剂第134-135页
        5.2.2 多肤样品的制备第135页
        5.2.3 二氧化钛涂覆磁性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TiO_2/MHMSS)的制备第135-137页
            5.2.3.1 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HMSS)的制备第136页
            5.2.3.2 磁性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MHMSS)的制备第136-137页
            5.2.3.3 二氧化钛涂覆磁性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TiO_2-1/MHMSS- 第137页
            5.2.3.4 二氧化钛涂覆磁性介孔中空二氧化硅微球TiO_2-2/MHMSS- 第137页
        5.2.4 磷酸化肽的富集第137-138页
        5.2.5 仪器第13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38-147页
        5.3.1 HMSS、MHMSS及TiO_2/MHMSS的表征第138-144页
        5.3.2 TiO_2/MHMSS在磷酸化肽段富集中的应用第144-147页
    5.4 结论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1页
第六章 聚(乙烯基膦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包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磷酸化肽段富集的应用第151-173页
    6.1 前言第151-152页
    6.2 实验部分第152-157页
        6.2.1 试剂第152页
        6.2.2 多肽样品的制备第152-153页
        6.2.3 磁性聚合物(Fe_3O_4@p(VPA-EDMA-x)-Zr~(4+))的制备第153-154页
        6.2.4 磷含量的检测第154-155页
        6.2.5 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第155-156页
        6.2.6 仪器第156-157页
        6.2.7 质谱数据分析第15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57-169页
        6.3.1 磁性聚合物的表征第157-159页
        6.3.2 磁性聚合物对磷酸化肽段富集能力考查第159-162页
        6.3.3 Fe_3O_4@p(VPA-EDMA-x)-Zr~(4+)对磷酸化肽段的富集能力与配体含量的关系第162-167页
        6.3.4 Fe_3O_4@p(VPA-EDMA-1)-Zr~(4+)对磷酸化肽段富集条件的优化第167-168页
        6.3.5 Fe_3O_4@p(VPA-EDMA-1)-Zr~(4+)对HeLa细胞裂解液的酶解产物中磷酸化肽段的富集第168-169页
    6.4 结论第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73-175页
附录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质量空间抽样的群智能优化决策方法研究
下一篇:猪血蛋白的酶法水解及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