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9页
第2章 研究起点:德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第9-13页
    2.1 权利外观第9页
    2.2 法律行为取得股权第9-10页
    2.3 受让人善意第10-11页
    2.4 登记错误状态满三年或真实权利人的可归责性第11-12页
    2.5 不存在异议登记第12-13页
第3章 正当性探讨:我国股权善意取得制度第13-23页
    3.1 股权的特殊属性第13-18页
        3.1.1 股权的概念第13页
        3.1.2 股权的性质第13-15页
        3.1.3 两学说交锋第15-18页
    3.2 我国的股权变动模式第18-20页
        3.2.1 股权变动模式的两学说第18页
        3.2.2 股权变动模式之争第18-20页
    3.3 善意取得制度理论第20-22页
        3.3.1 善意取得的产生——信赖保护第20-21页
        3.3.2 信赖保护的中心——权利外观第21-22页
    3.4 股权善意取得的正当性第22-23页
第4章 规范分析:股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第23-33页
    4.1 无权处分第23-24页
    4.2 受让人须为善意第24-27页
        4.2.1 善意内涵第24-25页
        4.2.2 确定善意的准据时间第25页
        4.2.3 善意的证明责任第25-26页
        4.2.4 第三人善意的公司法依据第26-27页
    4.3 以合理价格转让股权第27-28页
        4.3.1 存在依据第27-28页
        4.3.2 合理价格的判断第28页
    4.4 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第28-29页
    4.5 真实权利人的可归责性第29-33页
        4.5.1“可归责性”引入的必要性第31-32页
        4.5.2 引入方式第32-33页
第5章 司法认定:股权善意取得的适用第33-44页
    5.1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的股权善意取得第33-36页
        5.1.1 名义股东之法律规范第33-34页
        5.1.2 以法律关系为主线认定股权善意取得第34-36页
    5.2“一股二卖”的股权善意取得第36-44页
        5.2.1“一股二卖”之法律规范第36-37页
        5.2.2 以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为前提认定股权善意取得第37-40页
        5.2.3 股权善意取得的效果第40-44页
第6章 结论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慈善信托受托人义务研究
下一篇:植入式广告法律规制的不足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