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理论 | 第22-24页 |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2.1.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理论 | 第23-24页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2.2.1 金融结构论 | 第24页 |
2.2.2 金融深化论 | 第24-25页 |
2.2.3 金融约束论 | 第25页 |
2.3 协调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2.3.1 协调发展的内涵 | 第25页 |
2.3.2 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系统论 | 第25-26页 |
2.4 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协调发展机制 | 第26-30页 |
2.4.1 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作用 | 第27-28页 |
2.4.2 新型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6页 |
3.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30-34页 |
3.1.1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3.1.2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2 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第34-41页 |
3.2.1 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35-39页 |
3.2.2 我国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3.3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6页 |
3.3.1 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说明 | 第41-43页 |
3.3.2 我国金融支持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说明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第46-64页 |
4.1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水平的综合测度 | 第46-48页 |
4.1.1 原始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 第46-47页 |
4.1.2 权重的确定 | 第47页 |
4.1.3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综合指数的确定 | 第47-48页 |
4.2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48-50页 |
4.2.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内涵 | 第48页 |
4.2.2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 第48-50页 |
4.3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程度的测算 | 第50-64页 |
4.3.1 我国国家层面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程度的测算 | 第50-56页 |
4.3.2 我国省级层面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发展程度的测算 | 第56-6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4-68页 |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6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64-68页 |
5.2.1 大力发展金融机构,满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金需求 | 第64-65页 |
5.2.2 政府积极引导新型城镇化与金融的协调发展 | 第65-66页 |
5.2.3 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