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在线柱富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联用在分离和检测多环芳烃中的应用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专业术语符号第9-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1页
    1.1 多环芳烃第13-18页
        1.1.1 多环芳烃的性质及结构第13-15页
        1.1.2 多环芳烃的危害第15-16页
        1.1.3 多环芳烃的来源第16-17页
        1.1.4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分布第17-18页
    1.2 多环芳烃的富集方法及应用第18-22页
        1.2.1 液液萃取(LLE)第18-19页
        1.2.2 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第19页
        1.2.3 固相萃取(SPE)第19-21页
        1.2.4 固相微萃取(SPME)第21页
        1.2.5 浊点萃取(CPE)第21-22页
    1.3 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第22-25页
        1.3.1 气相色谱法(GC)第22-23页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第23-24页
        1.3.3 色谱-质谱联用法第24-25页
    1.4 毛细管电色谱(CEC)第25-29页
        1.4.1 毛细管电色谱的发展历程第25-26页
        1.4.2 毛细管电色谱的原理第26页
        1.4.3 毛细管色谱柱种类第26-27页
        1.4.4 毛细管电色谱在PAHs中的应用第27-28页
        1.4.5 毛细管电色谱的优缺点第28-29页
        1.4.6 毛细管电色谱的在线富集第29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不同填料在毛细管电色谱分离多环芳烃方法的对比研究第31-50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5页
        2.2.1 材料与化学试剂第31-32页
        2.2.2 实验仪器及来源第32-33页
        2.2.3 实验装置及示意图第33-34页
        2.2.4 缓冲溶液与样品的配制第34页
        2.2.5 毛细管填充柱的制备第34-35页
        2.2.6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实验条件及过程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9页
        2.3.1 C_(18)填料与PAH专用填料对PAHs的分离效果第35-37页
        2.3.2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条件优化第37-44页
        2.3.3 方法评价第44-49页
    2.4 本章总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在线C_(18)柱富集提高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析PAHs灵敏度第50-59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3.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第50-51页
        3.2.2 固相萃取柱的制备第51页
        3.2.3 实验装置及富集过程示意图第51-53页
        3.2.4 实验过程第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57页
        3.3.1 富集条件优化第53-55页
        3.3.2 标准曲线、富集倍数和检出限第55-56页
        3.3.3 富集重现性第56-57页
    3.4 本章总结第57-59页
第四章 在线PAH专用填料柱富集提高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析PAHs灵敏度的研究第59-67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4.3.1 多环芳烃专用填料和C18填料对PAHs富集的对比第59-60页
        4.3.2 富集条件优化第60-62页
        4.3.3 标准曲线、富集倍数和检出限第62-64页
        4.3.4 富集重现性第64-65页
        4.3.5 本文富集方法与其他富集方法的对比第65页
    4.4 本章总结第65-67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全文总结第67-68页
    5.2 主要创新点及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作者简历第79-80页
科研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p~2碳氢键活化的新型1,3-丁二烯合成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