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2.1 FDI溢出效应 | 第16页 |
1.2.2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 | 第16-17页 |
1.2.3 竞争型投入产出表VS.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 第17-18页 |
1.2.4 企业异质性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3-35页 |
2.1 FDI溢出效应的研究述评 | 第23-28页 |
2.1.1 FDI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2.1.2 FDI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 | 第24-26页 |
2.1.3 FDI溢出效应指标的测算 | 第26页 |
2.1.4 异质性企业视角下中国FDI溢出效应的研究 | 第26-28页 |
2.2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研究述评 | 第28-31页 |
2.2.1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2.2.2 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测算方法 | 第29-30页 |
2.2.3 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2.3 关于FDI溢出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研究 | 第31-35页 |
2.3.1 FDI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存在性 | 第31-32页 |
2.3.2 FDI溢出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32-33页 |
2.3.3 FDI溢出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作用渠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的FDI及其出口现状 | 第35-47页 |
3.1 中国制造业FDI现状和特点 | 第35-39页 |
3.1.1 中国制造业FDI现状 | 第35-36页 |
3.1.2 中国制造业利用FDI特点 | 第36-39页 |
3.2 中国制造业异质性企业出口现状 | 第39-47页 |
3.2.1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现状 | 第39-43页 |
3.2.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变化 | 第43-47页 |
第四章 FDI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47-53页 |
4.1 FDI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47-50页 |
4.1.1 竞争效应 | 第47-48页 |
4.1.2 示范效应 | 第48页 |
4.1.3 人力资本流动效应 | 第48-49页 |
4.1.4 出口效应 | 第49页 |
4.1.5 关联效应 | 第49-50页 |
4.2 FDI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作用渠道 | 第50-53页 |
4.2.1 水平溢出效应 | 第50-51页 |
4.2.2 垂直溢出效应 | 第51-53页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FDI溢出效应和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测度 | 第53-85页 |
5.1 中国制造业FDI溢出效应的测度 | 第53-61页 |
5.1.1 测度方法 | 第53-54页 |
5.1.2 行业及数据选择 | 第54-56页 |
5.1.3 测算结果及解释 | 第56-61页 |
5.2 中国制造业异质性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测度 | 第61-85页 |
5.2.1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测度方法 | 第61-63页 |
5.2.2 数据选取 | 第63-64页 |
5.2.3 测算结果及解释 | 第64-85页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FDI溢出效应对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85-99页 |
6.1 实证方案设计 | 第85-87页 |
6.1.1 模型构建与计量方法 | 第85-87页 |
6.1.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 第87页 |
6.2 计量分析 | 第87-91页 |
6.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87-88页 |
6.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88-89页 |
6.2.3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 第89-90页 |
6.2.4 回归模型选择 | 第90-91页 |
6.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91-99页 |
6.3.1 线性假设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91-94页 |
6.3.2 非线性假设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94-99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99-10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99-100页 |
7.2 相关建议 | 第100-101页 |
7.2.1 放宽企业进入门槛 | 第100页 |
7.2.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 第100页 |
7.2.3 鼓励高质量FDI流入 | 第100-101页 |
7.2.4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101页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附录 | 第103-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作者简介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