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小微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研究目的第11页
        2.理论意义第11页
        3.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3页
        1.国外文献综述第12页
        2.国内文献综述第12-13页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研究内容第13页
        2.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相关基本理论阐述第14-22页
    (一)小微食品企业分析第14-16页
        1.小微食品企业的概念第14页
        2.小微食品企业的特点第14-16页
    (二)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概念第16-17页
        1.食品安全的概念第16页
        2.食品安全监管的内涵第16-17页
    (三)小微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第17-18页
        1.小微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概念第17页
        2.小微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第17-18页
    (四)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1.危机管理理论第18页
        2.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19页
        3.市场失灵理论第19页
        4.博弈理论第19-20页
    (五)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20-22页
        1.食品安全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才能得到保证第20页
        2.保障公民食品安全权益需要政府提供法律约束来实现第20页
        3.行政处罚可以最有效地打击企业的违法行为并避免危害扩大化第20-21页
        4.政府监管可以减少消费者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第21-22页
二、小微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国外经验借鉴第22-28页
    (一)小微食品企业发展现状第22-23页
        1.小微企业数量持续稳定增长第22页
        2.小微食品企业分布广,数量多第22-23页
        3.小微食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卫生条件差第23页
        4.小微食品企业生存周期短,开关随意第23页
    (二)小微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第23-25页
        1.监管法律方面第24页
        2.监管体制方面第24页
        3.监管方式方面第24-25页
    (三)国外先进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借鉴第25-28页
        1.美国第25-26页
        2.日本第26页
        4.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26-28页
三、小微食品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一)监管法律方面第28-30页
        1.两部大法同时监管,容易造成漏洞和盲区第28页
        2.部分具体监管法规仍需完善第28-29页
        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第29-30页
    (二)监管体制方面第30页
    (三)监管方式方面第30-32页
        1.突击式监管难以取得持久性的效果第30-31页
        2.以罚代管使得食品监管的目标被严重扭曲第31-32页
四、小微食品企业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一)食品安全制度方面食品质量溯源体系发展缓慢第32页
    (二)监管环境方面第32-33页
        1.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第32-33页
        2.部分消费者因自身原因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第33页
        3.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难度第33页
    (三)监管机制方面第33-36页
        1.监管主体责任追究机制不合理第33-34页
        2.强制落实行政决定的保障措施实施难度较大第34页
        3.监管范围广,数量多,监管力度不够第34页
        4.食品质量检测发展程度较低第34-36页
五、强化小微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思考第36-44页
    (一) 完善“从田园到餐桌”的监管第36-37页
        1.从法律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从田园到餐桌”第36页
        2. 从体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从田园到餐桌”第36-37页
    (二)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多部门监管协调中的作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第37-38页
        1.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协调作用第37-38页
        2.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第38页
    (三)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保证消费者及时有效的获取正确信息第38-40页
        1.科学分类食品安全信息第38页
        2.多种渠道披露食品安全信息第38-40页
    (四)加强社会监督力量第40-41页
        1.完善“职业打假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第40页
        2.规范社会舆论反馈渠道第40页
        3.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第40-41页
        4.强化媒体监督力量第41页
    (五)加强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第41-42页
    (六)提升食品质量检测水平第42-43页
        1.强化食品安全质量风险评价第42页
        2.科学分布食品质量检测资源第42页
        3.合理采集样品,确保检测手段科学可靠第42页
        4.科学管控检验流程第42-43页
    (七)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第43-44页
        1.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相关法律第43页
        2.建立综合性的安全信用信息系统第43-44页
六、结论与展望第44-4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及成效研究
下一篇:ZY房地产公司融资模式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