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简介 | 第11-16页 |
2.1 波长可调谐激光器 | 第11-16页 |
2.1.1 DFB可调谐激光器 | 第11-12页 |
2.1.2 DBR可调谐激光器 | 第12-16页 |
第3章 10G可调谐光模块的硬件详细设计 | 第16-29页 |
3.1 10G可调谐光模块的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3.2 MCU ADUC7023简介 | 第17-19页 |
3.3 发射部分 | 第19-23页 |
3.3.1 TOSA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19-20页 |
3.3.2 信号调制部分 | 第20-22页 |
3.3.3 波长监控部分 | 第22页 |
3.3.4 光功率控制及监控部分 | 第22-23页 |
3.4 接收部分 | 第23-24页 |
3.5 TEC控制电路 | 第24-29页 |
3.5.1 双端TEC的设计 | 第24-26页 |
3.5.2 TEC电路优化 | 第26-29页 |
第4章 10G可调谐光模块软件详细设计 | 第29-53页 |
4.1 MAIN模块设计说明 | 第29-32页 |
4.1.1 模块描述及功能 | 第29页 |
4.1.2 流程逻辑 | 第29-32页 |
4.2 INTERRUPT模块设计说明 | 第32-34页 |
4.2.1 模块描述 | 第32-33页 |
4.2.2 功能描述 | 第33页 |
4.2.3 流程逻辑 | 第33-34页 |
4.3 EXTERNAL PERIPHERAL模块设计说明 | 第34-38页 |
4.3.1 模块描述 | 第34页 |
4.3.2 模块功能 | 第34页 |
4.3.3 流程逻辑 | 第34-38页 |
4.4 SPI模块设计说明 | 第38-41页 |
4.4.1 模块描述 | 第38-39页 |
4.4.2 模块性能 | 第39页 |
4.4.3 流程逻辑 | 第39-41页 |
4.5 I2C SLAVE模块设计说明 | 第41-43页 |
4.5.1 模块描述及功能 | 第41页 |
4.5.2 算法 | 第41-43页 |
4.6 MEMORY模块设计说明 | 第43-47页 |
4.6.1 模块描述 | 第43-44页 |
4.6.2 模块功能 | 第44页 |
4.6.3 模块流程逻辑 | 第44-46页 |
4.6.4 模块限制条件 | 第46-47页 |
4.7 EEPROM模块设计说明 | 第47-49页 |
4.7.1 模块描述 | 第47页 |
4.7.2 模块功能 | 第47页 |
4.7.3 流程逻辑 | 第47-49页 |
4.8 波长切换说明 | 第49-53页 |
4.8.1 模块描述 | 第49-50页 |
4.8.2 模块描述 | 第50页 |
4.8.3 设计实现 | 第50-53页 |
第5章 10G可调谐光模块测试 | 第53-62页 |
5.1 测试环境介绍 | 第53-54页 |
5.2 测试常规数据结果 | 第54-58页 |
5.3 特定数据测试结果 | 第58-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