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财富公司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4-16页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4 本文创新 | 第20-21页 |
第2章 P2P网络借贷与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1-24页 |
2.1.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21-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金融中介理论 | 第24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25页 |
2.2.3 信贷风险理论 | 第25-26页 |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第3章 H财富平台内部控制现状 | 第27-43页 |
3.1 H财富平台的基本情况 | 第27-33页 |
3.1.1 H财富平台的发展历史 | 第27-28页 |
3.1.2 H财富平台的组织构架与业务流程 | 第28-30页 |
3.1.3 H财富平台的运营模式以及经营状况 | 第30-33页 |
3.2 H财富平台的盈利模式 | 第33-36页 |
3.2.1 会员入会费 | 第33-34页 |
3.2.2 提现手续费 | 第34页 |
3.2.3 佣金 | 第34-35页 |
3.2.4 债券转让费用 | 第35-36页 |
3.2.5 借款人违约金 | 第36页 |
3.3 H财富平台内部控制现状 | 第36-43页 |
3.3.1 H财富平台内部环境的现状 | 第36-37页 |
3.3.2 H财富平台风险评估现状 | 第37页 |
3.3.3 H财富公司控制活动的现状 | 第37-41页 |
3.3.4 H财富平台信息与沟通的现状 | 第41-42页 |
3.3.5 H财富平台监督现状 | 第42-43页 |
第4章 H财富平台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 | 第43-51页 |
4.1 内部环境存在问题 | 第43-45页 |
4.1.1 管理者内控意识淡薄 | 第43页 |
4.1.2 员工招聘与管理不合理 | 第43-44页 |
4.1.3 组织架构不合理 | 第44-45页 |
4.2 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4.2.1 风险识别能力不足 | 第45-46页 |
4.2.2 过渡依赖关联方 | 第46页 |
4.3 控制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4.3.1 授权审批制度形同虚设 | 第46-47页 |
4.3.2 客户信用管理不力 | 第47页 |
4.3.3 高风险投资过多 | 第47-48页 |
4.3.4 资金管控流程混乱 | 第48页 |
4.3.5 逾期贷款管理不足 | 第48-49页 |
4.4 信息与沟通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4.4.1 对外信息披露不全面 | 第49页 |
4.4.2 沟通工作不充分 | 第49-50页 |
4.5 监督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第5章 H财富平台内部控制的改进 | 第51-68页 |
5.1 内部环境问题的改进 | 第51-53页 |
5.1.1 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 第51页 |
5.1.2 重视员工招聘与管理 | 第51-52页 |
5.1.3 改进组织架构 | 第52-53页 |
5.2 风险评估问题的改进 | 第53-58页 |
5.2.1 引进风险揭示流程 | 第54页 |
5.2.2 加强关联方尽职调查 | 第54页 |
5.2.3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第54-58页 |
5.3 控制活动问题的改进 | 第58-65页 |
5.3.1 严格执行授权审批 | 第59-61页 |
5.3.2 加强对投资人保护 | 第61-63页 |
5.3.3 优化资金结转流程 | 第63-64页 |
5.3.4 完善逾期借款偿付制度 | 第64页 |
5.3.5 完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 | 第64-65页 |
5.4 信息与沟通问题的改进 | 第65-67页 |
5.4.1 完善信息披露指标 | 第65-66页 |
5.4.2 加强沟通与信息共享 | 第66-67页 |
5.5 内部监督问题的改进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