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微信言论自由表达的新形式 | 第10-15页 |
(一)微信言论自由表达新形式的诸多表现 | 第10-12页 |
1.微信封闭性特征明显,言论传播路径复杂 | 第10-11页 |
2.熟人化的社会圈,微信言论易被取信 | 第11页 |
3.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微信言论主体更加平等 | 第11-12页 |
4.微信具有即时性、互动性,言论传播速度快 | 第12页 |
(二)微信言论自由表达出现新形式的原因 | 第12-15页 |
1.经济的发展对信息交流的需求 | 第12-13页 |
2.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 第13页 |
3.微信自身便捷功能的吸引 | 第13-15页 |
二、当前微信言论自由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15-18页 |
(一)个人层面 | 第15-16页 |
1.微信言论侵权行为激增,自我净化能力差 | 第15-16页 |
2.微信用户网络媒介素养仍待提高 | 第16页 |
(二)社会层面 | 第16-18页 |
1.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 第17页 |
2.妨害社会道德底线 | 第17-18页 |
三、微信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现状考察 | 第18-24页 |
(一)我国微信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1.微信言论自由的一般立法现状 | 第18-19页 |
2.微信言论自由的网络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3.微信言论自由司法解释的现状 | 第20页 |
4.行业自律规制的现状 | 第20页 |
(二)当前微信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困顿 | 第20-24页 |
1.立法简单,针对性不强 | 第21页 |
2.缺乏对公众言论自由的保护,救济渠道不畅通 | 第21-22页 |
3.监管部门混乱,实际执行效果差 | 第22-23页 |
4.过分依赖立法,行业自律性有待提高 | 第23-24页 |
四、完善我国微信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应对 | 第24-31页 |
(一)国外相关立法例及启示 | 第24-26页 |
1.美国 | 第24-25页 |
2.德国 | 第25-26页 |
3.新加坡 | 第26页 |
(二)完善我国微信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对策 | 第26-31页 |
1.细化网络言论立法,完善立法体系 | 第27页 |
2.建立完善微信言论自由的救济途径 | 第27-28页 |
3.完善执法措施,提高执法效果 | 第28页 |
4.探索多元监管方式,尊重行业自律 | 第28-29页 |
5.提高微信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增强守法意识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