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再生胶囊2号治疗慢性再障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及对IL-10的影响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方案和方法第11-16页
    1.1 病例来源第11页
    1.2 诊断标准第11-12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11页
        1.2.2 中医证候疗效诊断标准第11-12页
    1.3.纳入、排除、剔除、脱落标准第12-13页
        1.3.1 纳入标准第12页
        1.3.2 排除标准第12页
        1.3.3 病例剔除标准第12页
        1.3.4 脱落标准第12-13页
    1.4.分组和治疗方法第13页
        1.4.1 分组第13页
        1.4.2 治疗药物第13页
        1.4.3 治疗疗程第13页
        1.4.4 应激状态的预处理方案第13页
    1.5 观察内容第13-15页
        1.5.1 中医症候量化积分情况第13页
        1.5.2 外周血象第13-14页
        1.5.3 骨髓象第14页
        1.5.4 观察安全性指标第14页
        1.5.5 外周血白介素-10 水平第14-15页
    1.6 疗效判定第15页
        1.6.1 西医疗效标准判定见下图第15页
        1.6.2 中医疗效标准判定见下图第15页
    1.7 统计学方法第15-16页
第二部分 结果和分析第16-21页
    2.1 研究结果第16-17页
        2.1.1 脱落原因第16页
        2.1.2 一般资料分析第16-17页
    2.2 临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第17页
    2.3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17页
    2.4 两组血常规水平变化第17-19页
    2.5 骨髓增生程度比较第19页
    2.6 西医临床有效比较第19页
    2.7 不良反应第19-20页
    2.8 血清IL-10 水平变化第20-21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1-29页
    3.1 中医对CAA的认识第21-23页
        3.1.1 CAA病名考究第21页
        3.1.2 病因病机第21-22页
        3.1.3 中医辩证施治第22-23页
    3.2 造血调控因子与CAA的关系第23-24页
        3.2.1 造血正调控因子第23-24页
        3.2.2 造血负调控因子第24页
    3.3 补肾法及复方对慢性再障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第24-25页
    3.4 导师对CAA的认识第25页
    3.5 再生胶囊2号的理方特色及用药分析第25-27页
        3.5.1 理方特色:第26页
        3.5.2 功效溯源及现代药理分析第26-27页
    3.6 再生胶囊2号对血清IL-10 表达水平的影响第27页
    3.7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第27-29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29-30页
致谢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4页
附录第34-39页
综述第39-50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胆固醇逆转运核受体LXRα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自拟荆桔汤治疗小儿感冒(风寒夹痰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