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 第18页 |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 第19-20页 |
一、参数法 | 第19-20页 |
二、非参数法 | 第20页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20-23页 |
一、微观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二、宏观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GML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 | 第23-32页 |
第一节 GML指数模型介绍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指标选取与样本选择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一、农商行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 第27-29页 |
二、各家农商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三、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农商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农商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41页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32-35页 |
一、微观因素的选取 | 第32-33页 |
二、宏观因素的选取 | 第33-35页 |
三、数据来源 | 第35页 |
第二节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一、微观影响因素面板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二、宏观影响因素面板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1-46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一、关于农商行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结论 | 第41页 |
二、关于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因素的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一、明确市场定位,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 第42-43页 |
二、合理控制资产规模,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 第43页 |
三、改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 第43-44页 |
四、加快提升现代金融技术应用水平,努力提高金融创新能力 | 第44页 |
五、加快推进农商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4-45页 |
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