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1-12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1页 |
1.2 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分类标准 | 第11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1-12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2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12页 |
1.6 退出(脱落)标准 | 第12页 |
2 试验设计 | 第12-13页 |
2.1 试验设计类型 | 第12-13页 |
2.2 随机方法 | 第13页 |
2.3 治疗方案 | 第13页 |
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 第13-14页 |
3.1 一般性资料的观察 | 第13页 |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3.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4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观察数据对比 | 第15-22页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对比 | 第15-17页 |
1.1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性别,年龄及病程分析 | 第15页 |
1.2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发部位的分析 | 第15-16页 |
1.3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压痛数目及患者自我评估等的分析 | 第16页 |
1.4 接受治疗前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 第16-17页 |
2 两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各项疗效性指标比较 | 第17-20页 |
2.1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的DAS28评分统计分析 | 第17-18页 |
2.2 治疗结束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关体征指标的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2.3 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实验室指标的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状的改善情况 | 第20页 |
3 安全性监测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2-29页 |
1 中医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22页 |
2 类风湿关节炎证型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3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23页 |
4 西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优势及不足 | 第23-24页 |
5 中药白芍在治疗痹症中的应用 | 第24页 |
6 中药提取物白芍总苷的药理研究 | 第24-25页 |
7 对疗效性观察资料结果的分析 | 第25-27页 |
8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4页 |
附录 | 第34-38页 |
文献综述 | 第38-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