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自组织网络MAC协议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车载自组织网络及其MAC协议概述 | 第17-27页 |
2.1 车载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17-21页 |
2.1.1 基本概念及结构 | 第17-18页 |
2.1.2 网络特征 | 第18-19页 |
2.1.3 典型应用 | 第19-21页 |
2.1.4 研究热点 | 第21页 |
2.2 车载自组织网络MAC协议 | 第21-26页 |
2.2.1 设计难点 | 第22-23页 |
2.2.2 协议分类 | 第23-24页 |
2.2.3 基于TDMA的MAC协议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节点密度的MAC协议 | 第27-37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基于节点密度的MAC协议 | 第28-31页 |
3.2.1 网络模型 | 第28-29页 |
3.2.2 帧结构和帧信息 | 第29页 |
3.2.3 基于节点密度的时隙预约过程 | 第29-31页 |
3.3 性能评估 | 第31-35页 |
3.3.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定 | 第32-33页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节点密度的自适应MAC协议 | 第37-47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基于节点密度的自适应MAC协议 | 第37-41页 |
4.2.1 网络模型 | 第37-38页 |
4.2.2 帧结构和帧信息 | 第38页 |
4.2.3 基于节点密度的自适应调整过程 | 第38-41页 |
4.3 性能评价 | 第41-45页 |
4.3.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定 | 第41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基于时隙占用率的MAC协议 | 第47-61页 |
5.1 引言 | 第47-48页 |
5.2 基于时隙占用率的MAC协议 | 第48-54页 |
5.2.1 网络模型 | 第48-49页 |
5.2.2 帧结构和广播包格式 | 第49-50页 |
5.2.3 基本的时隙预约过程 | 第50-52页 |
5.2.4 基于时隙占用率的预约过程 | 第52-54页 |
5.3 性能评价 | 第54-59页 |
5.3.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定 | 第54-55页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