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氮效率评价及其差异的生理机制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作物氮效率评价及氮高效种质筛选第11-12页
        1.1.1 作物氮效率含义及评价第11页
        1.1.2 作物氮高效的筛选第11-12页
    1.2 作物氮高效的生理生化机制第12-15页
        1.2.1 根系形态及根冠物质分配第12-13页
        1.2.2 氮代谢关键酶差异第13-14页
        1.2.3 根系养分吸收动力学第14-15页
    1.3 本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页
        1.3.3 研究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氮效率极端差异种质筛选第17-2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1.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2 试验设计第17页
        2.1.3 指标测定及计算方法第17-18页
        2.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1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8-26页
        2.2.1 苗期水培筛选第18-23页
            2.2.1.1 低氮胁迫对油菜苗期生长的影响第18-19页
            2.2.1.2 水培筛选苗期油菜主要性状表现第19-20页
            2.2.1.3 水培筛选苗期油菜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20-21页
            2.2.1.4 油菜苗期氮效率评价方法及氮效率极端差异种质的筛选第21-23页
        2.2.2 苗期田间筛选第23-26页
            2.2.2.1 苗期生物量差异第23-24页
            2.2.2.2 根系形态差异第24-25页
            2.2.2.3 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第25-26页
    2.3 讨论第26-29页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氮效率差异的生理机制探究第29-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3.1.1 试验材料第29页
        3.1.2 试验设计第29-30页
            3.1.2.1 植株培养第29页
            3.1.2.2 根系形态扫描和植株养分测定第29页
            3.1.2.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第29页
            3.1.2.4 根系 NO_3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第29-30页
        3.1.3 测定方法第30-3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3.2.1 两类氮效率油菜种质根冠物质分配特征第31-34页
        3.2.2 两类氮效率油菜种质根系形态特征第34页
        3.2.3 两类氮效率油菜种质根系NO3-吸收动力学特征第34-36页
        3.2.4 两类氮效率油菜种质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特征第36-38页
    3.3 讨论第38-40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0-42页
    4.1 全文结论第40-41页
    4.2 总结与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致谢第47-48页
作者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苎麻牧草化刈割模式研究
下一篇: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陕西关中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