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苎麻牧草化刈割模式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3页
    1.1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1.1 饲用苎麻的定义、产量和品质特点第12-13页
        1.1.2 影响饲用苎麻产量的因素第13-15页
        1.1.3 影响饲用苎麻品质的因素第15-18页
        1.1.4 饲用苎麻营养品质评价第18-19页
        1.1.5 饲用苎麻牧草化研究的意义第19-21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1-23页
        1.2.1 充分利用饲用苎麻生长性能挖掘产量潜力第21页
        1.2.2 充分依据反刍动物对纤维可消化性挖掘产量优势第21页
        1.2.3 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21-22页
        1.2.4 可以快速推进“麻改饲”的应用与推广第22-23页
第二章“中饲苎1号”与“中苎2号”牧草化刈割模式研究第23-5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2.1.1 试验设计第23-24页
        2.1.2 调查项目第24-25页
        2.1.3 数据处理第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45页
        2.2.1 不同调查期的苎麻生长性能研究第25-28页
        2.2.2 不同高度处理下的苎麻饲用收获情况第28-29页
        2.2.3 不同刈割株高对苎麻风干物资产量的影响第29-32页
        2.2.4 不同刈割株高对苎麻粗蛋白产量的影响第32-35页
        2.2.5 不同刈割株高对苎麻饲用品质的影响第35-41页
        2.2.6 不同刈割批次对苎麻饲用品质的影响第41-45页
    2.3 讨论第45-51页
        2.3.1 苎麻饲用的生长性能与产量潜力第45-47页
        2.3.2 刈割株高对苎麻饲料产量影响第47-48页
        2.3.3 刈割株高对苎麻饲用品质的影响第48-49页
        2.3.4 确定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的刈割模式第49-50页
        2.3.5 确定纤维用苎麻“中苎2号”的刈割模式第50-51页
        2.3.6 不同刈割批次对苎麻饲用品质的影响第51页
    2.4 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全文结论第53-55页
    3.1 苎麻饲用的生长性能与产量潜力第53页
    3.2 刈割株高对苎麻饲料产量影响第53页
    3.3 刈割株高对苎麻饲用品质的影响第53页
    3.4 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的刈割模式第53-54页
    3.5 纤维用苎麻“中苎2号”的刈割模式第54页
    3.6 不同刈割批次对苎麻饲用品质的影响第54页
    3.7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致谢第60-61页
作者简历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甘蓝型油菜耐镉候选基因
下一篇:甘蓝型油菜氮效率评价及其差异的生理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