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的背景:节约能源奠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 第10-13页 |
1.1 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11页 |
1.2 支持满足经济翻两番的能源需求 | 第11-12页 |
1.3 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第12-13页 |
1.4 支持实现环境小康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 | 第13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7页 |
2.1 节约能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 第13-15页 |
2.2 完善我国节能基金政策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页 |
四、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17-18页 |
五、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对我国现有节能专项资金/基金政策的评估 | 第20-28页 |
一、进行评估的必要性 | 第20页 |
二、展开评估的主要方法 | 第20-21页 |
三、评估的主要对象和领域 | 第21-28页 |
3.1 对改革开放以来两种主要类型的节能专项资金/基金政策的回顾 | 第21-24页 |
3.2 节能基金/资金实施效果评估 | 第24-25页 |
3.3 国内节能基金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国外节能基金政策的实践 | 第28-39页 |
一、国外节能公益基金政策的特点 | 第28-35页 |
1.1 典型的公益基金 | 第28-29页 |
1.2 融资机制 | 第29-31页 |
1.3 资金筹集规模 | 第31页 |
1.4 征收期限 | 第31-32页 |
1.5 使用和分配 | 第32-33页 |
1.6 管理机构模式 | 第33-34页 |
1.7 监管 | 第34-35页 |
1.8 实施效果 | 第35页 |
二、对我国节能基金政策构建的启示 | 第35-3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节能基金政策的建议和设想 | 第39-46页 |
一、政策的理论背景:选择政府公共政策作为节能基金政策的主导 | 第39-40页 |
二、政策的载体选择:制定有法律保障的节能基金政策 | 第40页 |
三、政策的具体框架结构:构建透明、稳定、公平的节能基金政策 | 第40-43页 |
3.1 节能基金政策的透明性保障:明确用途和使用对象 | 第40-41页 |
3.2 节能基金政策的稳定性保障:融资来源与期限 | 第41-42页 |
3.3 节能基金政策的公平性保障:运行配置和管理模式 | 第42-43页 |
四、政策的实施效果预测 | 第43-46页 |
4.1 带动节能投资的杠杆作用 | 第43-44页 |
4.2 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 第44页 |
4.3 促进节能产业化 | 第44-45页 |
4.4 促进节能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