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网络存储的应用领域 | 第10-12页 |
1.2.2 同类研究工作国内外现状 | 第12页 |
1.3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作者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2页 |
1.3.3 论文的组织和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网络存储 | 第14-23页 |
2.1 网络存储概述 | 第14页 |
2.2 附网存储NAS | 第14-16页 |
2.3 存储区域网SAN | 第16-18页 |
2.3.1 存储区域网的基本结构 | 第16-18页 |
2.4 光纤通道技术 | 第18-20页 |
2.4.1 光纤通道的拓扑结构 | 第18-19页 |
2.4.2 光纤通道协议 | 第19-20页 |
2.5 网络存储技术的新进展 | 第20-23页 |
2.5.1 NAS Gateway 技术 | 第20页 |
2.5.2 基于IP 的SAN 互连技术 | 第20-22页 |
2.5.3 对象存储(Object Storage)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网络存储的安全性分析 | 第23-28页 |
3.1 外网的安全风险分析 | 第23-25页 |
3.1.1 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 第23-24页 |
3.1.2 网络攻击入侵手段 | 第24-25页 |
3.2 存储网络结构的安全问题 | 第25-27页 |
3.2.1 NAS 的安全风险 | 第25页 |
3.2.2 SAN 的安全风险 | 第25-26页 |
3.2.3 管理平台的安全风险 | 第26-27页 |
3.3 子系统/介质的安全问题 | 第27页 |
3.4 安全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网络存储安全性控制的目标和总体规划 | 第28-47页 |
4.1 设计目标 | 第28页 |
4.2 设计总体规划 | 第28-30页 |
4.2.1 安全体系结构 | 第28页 |
4.2.2 网络存储安全的层次模型 | 第28-29页 |
4.2.3 网络存储的安全策略 | 第29页 |
4.2.4 网络存储的安全管理 | 第29页 |
4.2.5 网络存储的安全设计 | 第29-30页 |
4.3 网络存储安全设计所依据原理 | 第30-47页 |
4.3.1 数据备份原理 | 第30-34页 |
4.3.1.1 数据备份概述 | 第30-31页 |
4.3.1.2 系统的备份策略 | 第31-32页 |
4.3.1.3 数据备份操作 | 第32-33页 |
4.3.1.4 SAN 备份方式 | 第33-34页 |
4.3.2 动态口令认证原理 | 第34-36页 |
4.3.2.1 动态口令认证系统的概述 | 第35-36页 |
4.3.2.2 动态口令认证系统的分类 | 第36页 |
4.3.3 防火墙原理 | 第36-40页 |
4.3.3.1 防火墙概述 | 第36-37页 |
4.3.3.2 防火墙分类 | 第37-38页 |
4.3.3.3 防火墙结构设计模式 | 第38-40页 |
4.3.4 入侵检测原理 | 第40-47页 |
4.3.4.1 入侵检测概述 | 第40-41页 |
4.3.4.2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第41-42页 |
4.3.4.3 入侵检测方法和技术 | 第42-45页 |
4.3.4.4 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基于存储区域网络安全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6页 |
5.1 网络存储安全方案的概述 | 第47页 |
5.2 SAN 安全方案的设计 | 第47-56页 |
5.2.1 无服务器备份方案的实现 | 第47-48页 |
5.2.2 分区管理 | 第48-52页 |
5.2.2.1 光纤通道寻址方案 | 第49-50页 |
5.2.2.2 LUN 屏蔽 | 第50页 |
5.2.2.3 交换分区 | 第50-52页 |
5.2.4 基于SAN 的防火墙方案实现 | 第52-53页 |
5.2.5 基于SAN 的入侵检测方案实现 | 第53-54页 |
5.2.6 安全管理 | 第54-56页 |
5.2.6.1 安全管理的实现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6.1 总结 | 第56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