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及其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5页
    1.1 聚硫橡胶的简介及研究概况第15-22页
        1.1.1 聚硫橡胶的研究历史第15页
        1.1.2 聚硫橡胶的分类第15-16页
        1.1.3 聚硫橡胶的结构与性能第16页
        1.1.4 国外液态聚硫橡胶的生产及研究进展第16-18页
        1.1.5 国内液态聚硫橡胶的生产及研究进展第18-20页
        1.1.6 聚硫聚合物对树脂的改性研究第20-22页
    1.2 苯并噁嗪的简介及研究概况第22-27页
        1.2.1 苯并噁嗪的发展历史第23-24页
        1.2.2 苯并噁嗪单体的合成第24-25页
        1.2.3 苯并噁嗪单体的聚合第25-26页
        1.2.4 苯并噁嗪树脂的性能第26-27页
    1.3 苯并噁嗪树脂的改性研究概述第27-32页
        1.3.1 热固性树脂对苯并噁嗪的改性第27-28页
        1.3.2 热塑性树脂对苯并噁嗪的改性第28-30页
        1.3.3 聚己内酯(PCL)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第30页
        1.3.4 聚氨酯改性聚苯并噁嗪第30页
        1.3.5 硅改性聚苯并噁嗪第30页
        1.3.6 玻璃纤维对苯并噁嗪的改性第30-31页
        1.3.7 碳纤维对苯并噁嗪的改性第31页
        1.3.8 多面低聚硅倍半氧烷改性第31-32页
        1.3.9 液体橡胶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第32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2-35页
第二章 聚硫橡胶的结构表征及杂质分析第35-55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40页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5-36页
        2.2.2 主要实验仪器第36-37页
        2.2.3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第37-38页
        2.2.4 实验与测试步骤第38-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4页
        2.3.1 聚硫橡胶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0-41页
        2.3.2 聚硫橡胶的凝胶渗透色谱结果分析第41-42页
        2.3.3 聚硫橡胶硫醇端基含量的分析第42-43页
        2.3.4 聚硫橡胶的紫外光谱分析第43-45页
        2.3.5 聚硫橡胶中杂质的紫外光谱分析第45-49页
        2.3.6 聚硫橡胶的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第49-50页
        2.3.7 聚硫橡胶的GC-MS测试分析第50-54页
    2.4 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液态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第55-67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实验部分第55-58页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55页
        3.2.2 主要实验仪器第55-56页
        3.2.3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第56-57页
        3.2.4 实验与测试步骤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5页
        3.3.1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噁嗪体系的DSC分析第58-59页
        3.3.2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噁嗪的红外结构对比第59-60页
        3.3.3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噁嗪的冲击强度分析第60-62页
        3.3.4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噁嗪的DMA分析第62-63页
        3.3.5 聚硫橡胶改性苯并噁嗪的热重分析第63-65页
    3.4 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几种新型苯并噁嗪的合成与表征及其对传统双酚A噁嗪的改性研究第67-85页
    4.1 引言第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71页
        4.2.1 主要实验原料及简介第67-68页
        4.2.2 主要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第68-69页
        4.2.3 实验步骤第69-7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1-83页
        4.3.1 丁香酚-癸二胺型噁嗪的测试与表征第71-75页
        4.3.2 愈创木酚-癸二胺型噁嗪的测试与表征第75-78页
        4.3.3 腰果酚-癸二胺型噁嗪的测试与表征第78-82页
        4.3.4 传统双酚A噁嗪(BZ)树脂的改性研究第82-83页
    4.4 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97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97-98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卤化丁基橡胶的热可逆共价交联
下一篇:反应蒸馏耦合技术合成盐酸羟胺的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