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缩放变形连杆式移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4-41页
    1.1 课题提出第14-15页
    1.2 连杆式移动系统研究现状第15-37页
        1.2.1 常规地面移动机器人第15-16页
        1.2.2 规则几何形态的连杆式移动机构第16-25页
        1.2.3 晶格状自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第25-28页
        1.2.4 并联式构造连杆式移动机构第28-31页
        1.2.5 折叠缩放变形空间连杆机构第31-34页
        1.2.6 基于二进制控制策略的连杆式机构的研究与应用第34-37页
    1.3 研究动机、对象及意义、内容第37-41页
        1.3.1 研究动机第37页
        1.3.2 研究对象及意义第37-39页
        1.3.3 研究内容第39-41页
2 全移动副构造可缩放六面体连杆式移动机构第41-63页
    2.1 构造可缩放六面体连杆式移动机构第41-45页
        2.1.1 构造过程描述第41页
        2.1.2 构造分析第41-43页
        2.1.3 驱动分析第43-45页
    2.2 动能力分析第45-58页
        2.2.1 步行运动功能分析第46-50页
        2.2.2 翻倒运动功能分析第50-58页
    2.3 二进制控制策略第58-59页
    2.4 样机设计和实验第59-62页
    2.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3 组合四面体连杆式移动机构第63-87页
    3.1 机构描述第63-67页
        3.1.1 组合四面体构造过程描述第63-65页
        3.1.2 组合四面体移动连杆机构运动本质第65页
        3.1.3 2-四面体与5-四面体机构构造分析第65-67页
    3.2 二制控制策略第67页
    3.3 运动学模型建立第67-72页
        3.3.1 子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建立第68-69页
        3.3.2 子坐标系下各顶点坐标求解第69页
        3.3.3 Sub-Local坐标转换与局部坐标系各点坐标求解第69-71页
        3.3.4 5-四面体Local-World坐标转换第71-72页
    3.4 稳定性分析第72-83页
        3.4.1 单个四面体构造第74-75页
        3.4.2 2-四面体构造移动连杆机构第75-79页
        3.4.3 5-四面体构造移动连杆机构第79-83页
    3.5 样机设计与系统实验第83-86页
        3.5.1 实验硬件系统第83-84页
        3.5.2 样机实验第84-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4 可缩放立方体模块化机器人第87-118页
    4.1 PE-Cube模块化机器人描述第87-90页
        4.1.1 PE-Cube单模块构造描述第87-88页
        4.1.2 PE-Cube多模块拓展构造描述第88-89页
        4.1.3 PE-Cube模块驱动和控制策略第89-90页
    4.2 一维拓展构造第90-96页
        4.2.1 3-Cube和4-Cube组合构造第90-92页
        4.2.2 4-Cube组合构型Ⅰ棱边步行运动特性分析第92-94页
        4.2.3 4-Cube组合构型Ⅱ两种步行步态运动特性分析第94-96页
    4.3 二维拓展构造第96-104页
        4.3.1 4-Cube至8-Cube组合第96页
        4.3.2 4-Cube组合“田”字构型滚动特性分析第96-103页
        4.3.3 二维拓展8-Cube构造描述与运动规划第103-104页
    4.4 三维拓展构造第104-111页
        4.4.1 n-Cube拓展组合第104-105页
        4.4.2 三维拓展8-Cube构造描述、运动分析与样机实验第105-106页
        4.4.3 三维拓展32-Cube构造的运动能力分析第106-111页
    4.5 气动PE-Cube模块化机器人实验系统和样机实验第111-117页
        4.5.1 实验硬件系统描述第111-113页
        4.5.2 三种4-Cube组合构型样机实验第113-115页
        4.5.3 8-Cube滚动和转向运动实验第115-116页
        4.5.4 实验结果分析与运动性能探讨第116-117页
    4.6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5 可重构平台并联连杆式移动机构第118-147页
    5.1 机构设计和结构分析第118-121页
        5.1.1 机构设计第118-119页
        5.1.2 缩放变形、运动步态规划和奇异位置描述第119-121页
        5.1.3 移动能力描述第121页
    5.2 移动机构运动学第121-130页
        5.2.1 普通面对称Bricard机构参数与闭环方程第121-125页
        5.2.2 特殊3-RPS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第125-128页
        5.2.4 两类机构参数化组合装配分析第128-130页
    5.3 运动分析第130-141页
        5.3.1 自身变形运动描述第130页
        5.3.2 全方位移动分析第130-138页
        5.3.3 穿越狭缝运动分析第138-141页
    5.4 样机实验第141-146页
        5.4.1 实验的机器人系统第141-144页
        5.4.2 样机移动实验第144-146页
    5.5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6 缩放支链并联连杆式移动机构第147-168页
    6.1 机构分析与步态规划第147-149页
        6.1.1 机构组成分析第147-148页
        6.1.2 机构自由度分析第148页
        6.1.3 步态规划和奇异位置分析第148-149页
    6.2 移动机构运动学模型第149-154页
        6.2.1 平面缩放支链运动学模型第150-151页
        6.2.2 最优路径下的3-RPS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第151-152页
        6.2.3 移动机构整体运动学模型建立第152-154页
    6.3 翻滚运动过程分析第154-157页
        6.3.1 3-RPS状态至3-SPR状态翻滚分析第155-156页
        6.3.2 3-SPR状态至3-RPS状态翻滚分析第156-157页
    6.4 动力学仿真分析第157-163页
        6.4.1 四种运动状态的仿真第158-161页
        6.4.2 仿真过程中液压缸行程、速度与推力数据采集与分析第161-163页
    6.5 实验系统平台与运动实验第163-167页
        6.5.1 实验系统平台第163-164页
        6.5.2 翻滚实验第164-166页
        6.5.3 并联平台功能演示第166-167页
    6.6 本章小结第167-16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68-171页
    7.1 结论第168-169页
    7.2 展望第169-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9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9-18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速调管微波同轴腔加载输出矩形波导滤波器
下一篇:稀土镁基AB2型LaMgNi4系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及气态储氢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