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边坡岩体结构及数值计算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 第17-20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 | 第20-36页 |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研究 | 第21-26页 |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气象水文 | 第22-23页 |
·地层岩性 | 第23-24页 |
·地质构造与地震 | 第24-25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研究区域公路边坡岩体结构分类 | 第26-31页 |
·公路边坡地质-工程分类的主要原则 | 第26-27页 |
·工程边坡地质结构分类 | 第27页 |
·典型类型边坡的地质-工程特征 | 第27-31页 |
·公路边坡典型失稳模式 | 第31-36页 |
·倾倒变形(失稳)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发育条件 | 第32-33页 |
·楔形滑动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发育条件 | 第33-36页 |
第3章 山区公路边坡岩体结构成因机理分析 | 第36-46页 |
·岩体结构成因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36页 |
·岩体结构的原生建造 | 第36-37页 |
·岩体结构的构造改造 | 第37-40页 |
·岩体结构的表生改造 | 第40-42页 |
·边坡变形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 | 第42-44页 |
·边坡变形机理分析 | 第42-43页 |
·坡体变形机制的数值模拟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4章 设计阶段山区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第46-78页 |
·引言 | 第46页 |
·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6-47页 |
·公路边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体系 | 第47-48页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分类 | 第47页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公路边坡灾害危害范围的确定 | 第48-56页 |
·滑坡灾害破坏范围预测 | 第48页 |
·危岩体崩塌破坏范围预测 | 第48-56页 |
·公路边坡危险性评价及分段 | 第56-77页 |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56页 |
·评价因素的选择 | 第56-73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73-75页 |
·公路边坡危险性评价及分段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施工阶段山区公路边坡灾害评价方法 | 第78-114页 |
·引言 | 第78页 |
·山区公路边坡岩体结构面分级及快速描述体系 | 第78-81页 |
·结构面的工程地质分级 | 第78-79页 |
·边坡岩体结构面的现场快速描述体系 | 第79-81页 |
·岩体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 第81-85页 |
·Ⅱ类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征 | 第81页 |
·Ⅲ类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第81-82页 |
·Ⅳ类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第82-84页 |
·Ⅴ类结构面工程地质特征 | 第84-85页 |
·边坡的地质结构分类及失稳模式分析 | 第85-91页 |
·边坡地质-工程分类的原则 | 第85页 |
·工程边坡地质结构分类 | 第85-86页 |
·公路边坡的地质-工程特征 | 第86-88页 |
·散体结构边坡(Ⅳ) | 第88页 |
·公路边坡的失稳模式分析 | 第88-91页 |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 | 第91-107页 |
·概述 | 第91页 |
·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体系简介 | 第91-101页 |
·公路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结果及分析 | 第101-107页 |
·基于块体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107-110页 |
·块体理论 | 第107-109页 |
·山区公路边坡块体稳定性评价 | 第109-110页 |
·基于变形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 | 第110-113页 |
·典型公路边坡变形稳定性分析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6章 钦-崇高速 ZK41+100~ZK41+336 段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 | 第114-122页 |
·概述 | 第114页 |
·地质环境条件 | 第114-115页 |
·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 | 第114-115页 |
·地层岩性 | 第115页 |
·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 第115-116页 |
·滑坡成因分析 | 第115页 |
·滑坡稳定性评价 | 第115-116页 |
·滑坡治理措施 | 第116-117页 |
·滑坡治理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117-120页 |
·计算模型设计 | 第117-118页 |
·开挖模拟结果分析 | 第118页 |
·支护模拟结果比较分析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结论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2页 |
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2-134页 |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