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棱柱法的S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7-8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 第13-1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2.1.1 资产重组与资产重组绩效 | 第13-14页 |
2.1.2 绩效棱柱法 | 第14-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页 |
2.2.2 代理成本理论 | 第15-16页 |
2.2.3 权变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S公司资产重组进程与内容 | 第17-21页 |
3.1 S公司的基本概况 | 第17页 |
3.2 S公司资产重组进程 | 第17-18页 |
3.3 S公司资产重组的内容 | 第18-2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四章 S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评价 | 第21-45页 |
4.1 S公司重组后绩效目标 | 第21页 |
4.2 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及选择 | 第21-23页 |
4.2.1 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21-22页 |
4.2.2 资产重组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 | 第22-23页 |
4.3 S公司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3-26页 |
4.4 绩效棱柱法在S公司中应用 | 第26-44页 |
4.4.1 股东和债权人角度评价 | 第26-31页 |
4.4.2 职员角度评价 | 第31-36页 |
4.4.3 政府角度评价 | 第36-41页 |
4.4.4 客户角度评价 | 第41-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S公司资产重组成果及启示 | 第45-49页 |
5.1 S公司资产重组成果 | 第45-46页 |
5.2 对其他化工企业资产重组的启示 | 第46-47页 |
5.2.1 股东和债权人角度的启示 | 第46页 |
5.2.2 员工角度的启示 | 第46页 |
5.2.3 政府角度的启示 | 第46-47页 |
5.2.4 客户角度的启示 | 第4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 第49-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