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农杆菌介导黄曲霉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1.1 丝状真菌的多样性第9页
    1.2 黄曲霉菌概述第9-10页
        1.2.1 黄曲霉的生物学特征第9页
        1.2.2 黄曲霉毒素及危害第9-10页
        1.2.3 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防治第10页
    1.3 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1 PEG-CaCl_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第11页
        1.3.2 电激转化法第11页
        1.3.3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转化法第11-12页
    1.4 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12-18页
        1.4.1 根癌农杆菌的生物学特征第12页
        1.4.2 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分子机制第12-13页
        1.4.3 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过程第13-14页
        1.4.4 根癌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转化的优点第14-15页
        1.4.5 影响农杆菌介导丝状真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第15-16页
        1.4.6 根癌农杆菌介导真菌遗传转化的研究意义第16-18页
2 引言第18-19页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页
    2.2 研究的内容第18-19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3.1 菌种与质粒第19页
    3.2 培养基第19-20页
    3.3 酶与试剂第20页
    3.4 主要仪器设备第20页
    3.5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0-27页
        3.5.1 菌种的生长和保存第20-21页
        3.5.2 抑制根癌农杆菌AGL-1 生长所需头孢霉素(Cef)的浓度确定第21-22页
        3.5.3 黄曲霉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实验第22页
        3.5.4 黄曲霉对Cef的敏感性实验第22页
        3.5.5 引物设计第22页
        3.5.6 博来霉素抗性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第22-23页
        3.5.7 双元表达载体pDHBle的构建第23-24页
        3.5.8 根癌农杆菌AGL-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4页
        3.5.9 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AGL-1第24页
        3.5.10 黄曲霉孢子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第24-25页
        3.5.11 黄曲霉分生孢子的培养第25页
        3.5.12 农杆菌AGL-1 的活化和诱导培养第25页
        3.5.13 农杆菌介导黄曲霉菌的遗传转化步骤第25-26页
        3.5.14 微波法初步验证转化子第26页
        3.5.15 黄曲霉基因组DNA的大量提取第26页
        3.5.16 转化子基因组的PCR验证第26页
        3.5.17 转化子的遗传稳定性实验第26-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38页
    4.1 黄曲霉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第27-28页
    4.2 ATMT双元表达载体pDHBle的构建第28-31页
        4.2.1 双元表达载体pDHBle构建流程图第28-30页
        4.2.2 载体pANBle的构建第30-31页
        4.2.3 载体pDHBle的构建第31页
    4.3 表达载体pDHBle转化农杆菌第31-32页
    4.4 黄曲霉菌孢子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效率第32-34页
        4.4.1 黄曲霉孢子的原生质体形态第32页
        4.4.2 酶液浓度对黄曲霉孢子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第32页
        4.4.3 酶解时间对黄曲霉孢子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第32-33页
        4.4.4 酶解温度对黄曲霉孢子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第33-34页
    4.5 根癌农杆菌介导黄曲霉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第34-38页
        4.5.1 抑制根癌农杆菌AGL-1 所需头孢噻肟钠浓度的确定第34页
        4.5.2 黄曲霉对Cef的敏感性第34-35页
        4.5.3 不同温度情况下黄曲霉孢子的萌发实验第35页
        4.5.4 温度对黄曲霉菌遗传转化的影响第35-36页
        4.5.5 共培养时间对黄曲霉菌遗传转化的影响第36页
        4.5.6 农杆菌浓度对黄曲霉遗传转化的影响第36页
        4.5.7 转化子的PCR检测第36-37页
        4.5.8 转化子的稳定性检测第37-38页
5 讨论第38-40页
    5.1 筛选标记的选择第38页
    5.2 农杆菌介导黄曲霉孢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第38-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7 参考文献第41-47页
致谢第47-48页
个人简介第48-49页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bVIEW的冰情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正负极性棒—板间隙放电流注特性的研究